首頁 > 經營管理 > 欺騙是重要的領導能力?
「騙」出更好表現

欺騙是重要的領導能力?

EMBA雜誌35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欺騙」(deception)可能是身為主管所需具備的一個領導能力。這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史丹佛大學組織行為教授菲佛(Jeffrey Pfeffer)的建議。

 

他在財星雜誌上指出,以色列學者艾登(Dov Eden)做了一連串的研究發現,當主管為部屬設定比較高的期望,無論是業務員還是軍人,他們的表現真的都會提高。過去的科學文獻也支持這個論點,尤其如果部屬之前的表現不佳,設定比較高的期望,能夠提高表現的效果更為顯著。

 

菲佛分析,期望對表現所造成的影響,至少有兩個作用:第一,防禦性努力(defensive effort)。意思是,當一個人被告知他可能會成功時,他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會有報酬。

 

第二,一個人會根據先入為主的想法,而改變對待某個人的態度。例如,當人被告知自己即將互動的對象很聰明時,他的行為會有所改變,以確認被告知的資訊是對的。

 

主管提供不盡符合實情的資訊,以「騙」出部屬更好的表現,其實在醫學與心理學的領域也找得到證明。醫學上有所謂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s),病人在不知情下服用安慰劑而非藥品,因為相信自己已經接受治療,而產生了被治療的反應。安慰劑要能發生效果,少不了帶點欺騙的成份。

 

心理學上則有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典型的例子是銀行發生擠兌,如果民眾相信一家銀行快倒閉了,會爭相提領自己的存款,結果銀行便真的倒閉了。

 

菲佛表示,公司要能成功,必須有投資人的支持、顧客的購買、員工的才華與活力,這三方都不會想跟一家失敗的公司有關連。因此,主管最重要的職責之一,是說服別人公司會成功,值得他們支持。

 

他表示,已故的英特爾前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曾說過,有時候,主管即便對眼前要做的事情沒有信心,也要看起來有足夠的信心,讓別人覺得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主管不應該給人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葛洛夫主張,主管需要善用「欺騙」以創造成功的條件。「欺騙」讓一個人自我打氣和武裝,看起來比真正的狀況更好。過了一段時間,如果表現的行為有自信,自己也會覺得更有自信,以致欺騙越來越不是欺騙,最終會成為事實。

 

菲佛總結,成功會激勵別人放進更多努力。這是為什麼他有時候會說,能夠帶著說服力說謊,可能是身為領導人所具備最重要的一個技能。

 

標籤. 領導策略管理
相關文章 ARTICLES
忠於本質 ‧ 忠於行動 真誠:讓永續策略成功的秘密
我們是誰?我們採取哪些行動?想要成功推動永續策略,公司必須誠實地回答這兩個問題。 ... ...
2024.08.29
READ
企業策略 讓球員比球隊耀眼
年初美國職籃NBA前總裁史騰辭世,他擔任總裁長達三十年,因為他,NBA才有現在的 ... ...
2020.01.30
READ
Z世代消費者大軍來襲 經典品牌如何抓住年輕世代
每一個經典品牌,都不想成為長輩品牌,都努力不被時代淘汰。Z世代年輕消費者要的究竟 ... ...
2024.09.30
READ
擁抱新時代 訂原則,不是規則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白紙黑字的規則手冊,已經無法及時指引員工採取對的行動。原則,才 ... ...
2018.04.16
READ
學習者心態 像玩家一樣勇敢
環境快速變動,今天,企業主管必須像一個玩家、新手,或孩童一樣,好奇、勇敢,不斷探 ... ...
2019.12.20
READ
e袋洗創辦人張榮耀 勇敢革自己的命
一九九○年,張榮耀創立榮昌,成為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洗衣連鎖品牌,四年前,他卻拋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