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舊,做創新
囤積近三萬公噸的面板玻璃,讓春池一度陷入瓶頸,吳庭安運用這些玻璃,開發出全新建材,另一方面也與不同領域名家,進行跨界合作,讓成立超過五十年的春池玻璃,有了新的面貌。
一邊是回收的、傳統的、黑手的;一邊是設計的、劍橋的、文創的,這兩種元素乍聽之下好像是光譜的兩端。
但是,在春池玻璃第二代、春池董事長特助兼研發長吳庭安手中,這兩端連結了起來。
春池玻璃由創辦人吳春池於一九六一年創立,為專業回收玻璃與再處理的企業,目前每年回收超過十萬噸廢玻璃,佔臺灣總量的六、七成,為全台最大的廢棄玻璃回收業者。
七年前,公司遭遇了一場危機,也促成了一個轉機。當時,春池回收大量的面板玻璃,但因面板玻璃難以做成原料賣給玻璃廠,只能用來鋪路,短短十個月就累積近三萬公噸的庫存。
為了協助父親,吳庭安從原來任職的台積電離職,加入公司後,運用這些玻璃開發出環保輕質節能玻璃磚,二○一三年進行量產。二○一七年,他推出「W春池計畫」(W-Glass)」,和名廚江振誠、設計師聶永真等各領域名家跨界合作,使用春池的回收玻璃創作不同產品,建立循環經濟的範例。目前公司跨足工業原料、科技建材、文化藝術與觀光工廠。
吳庭安指出,這些新的突破主要來自專注的累積,以及適當的創新。「有危機的時候,必須想辦法解決,解決之後你就升了一個門檻。也因為升了一個門檻,會有更多機會進來。它會帶來新的壓力,然後你又再過這一個門檻。」
吳庭安最近接受本刊專訪,分享他的轉型創新經驗與心得:
Q.你從外面的公司回到春池,當時如何決定什麼事情是你需要優先處理的?
A.過去我在台積電營運資源規劃處,工作就是要把有限的資源,盡量做到極至。根據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卡住你的通常是瓶頸,重點是你要怎麼突破它。我覺得這個概念一直在我腦中,所以回到春池後,我先看公司的瓶頸在哪裡。
回收玻璃這種循環經濟的產業,最大的困難就是滯銷。舉例來說,你需要一萬坪空間放回收的玻璃,如果空間不夠,公司就沒辦法繼續營運,這就變成最大的限制。
我把回收玻璃稱為「靜脈產業」。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動脈產業」,也就是我創造一個東西,然後賣出去獲利。「靜脈產業」不一樣,當我東西賣不出去時,我沒有辦法停止進貨。但「動脈產業」可以,舉例來說,杯子賣不好就不要進原料製作。「靜脈產業」的回收,無論是從清潔隊或從其他廠商那邊,都會一直收進來,變成一個壓力。
Q.為什麼不能停止收回收物?
A.如果你不收就是倒掉了。比如我跟一家科技廠簽回收玻璃的合約,如果它的廠區堆滿了玻璃,我沒去收,那它就沒辦法營運,我會影響到它整個生產線,這是連貫的。循環經濟有趣的就是,頭和尾連在一起,沒辦法停下來。
我回來時,公司遇到了一個滿大的壓力,我們的LCD玻璃,也就是手機面板、電腦螢幕等玻璃,囤積了大概兩、三萬噸。我做了兩件事:第一,我把這些玻璃重新研發,做成一種隔熱保溫的環保建材,因為建材的市場使用量很大,銷售出去可以帶動經濟。很多人覺得循環經濟只是回收,其實循環經濟是因為你創造價值之後,自動讓這個循環滾動,重點是在供需,我創造了這個需求讓它繼續滾動。
第二件事是,台灣建材市場有限,所以我們決定外銷。就量或營業額來講,我們大約提升了百分之五百,大概五倍左右。以前我的工作跟業務幾乎不相關,回到春池後才知道業務是很關鍵的一環,你必須要用專業說服對方。例如,我有材料背景,就可以跟你說這個材料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提供你一個解決方案。外銷的另一個關鍵則是語言,我大概就是把這幾個面向串聯起來。
Q.這個新建材的研發和外銷策略,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A.我演講常說,在選擇工作或你想做的事情時,記得選擇可以累積的,因為東西不會憑空而來。當時去解決這個問題,可能跟我從小到大的歷程有關。十歲時我就在玻璃廠撿玻璃,對最基層員工的工作非常清楚,潛移默化中就對玻璃有興趣。發展出的這個建材其實是我大學的一個研究,那時覺得未來薄的液晶面板可能會是趨勢。這些都讓後面的接軌比較快。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