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力資源 > 創新團隊需要的4種合作
激發創意,串聯支援

創新團隊需要的4種合作

EMBA雜誌42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1.12.29

 

沒有團隊合作,創新專案很難成功;但若團隊用錯的方式團隊合作,反而會阻礙創新。創新的四個階段,如何團隊合作才能激發創意?如何借用他人力量,向成功推進?


成功的創新,尤其是真正新穎的創新,走過的鮮少是筆直的康莊大道。創新路上,更常發生的是以下情境:在發展的某個時點或階段熄火了;原本很新穎的點子,不知為何漸漸失去了原創味;建構出來的原型,沒能獲得公司通過與支持,束之高閣;團隊合作時磕磕絆絆,失敗收場。


創新是團隊合作的產物,極少成功的創新是個人獨力的成就。事實上,團隊合作的程度與模式,往往影響創新的成效,這是常被忽視的一點。


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商學院教授裴利史密斯(Jill E. Perry-Smith)在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中指出,根據她近二十年的研究心得,創新過程各階段中團隊合作行為的調整,是左右創新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從一開始就採行傳統的「團隊合作」,往往是新穎創意的殺手。


她把從點子到成品的創新過程區分為四個階段:生成點子,探索與雕琢,推銷點子,執行。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最終目標,需要的團隊合作程度與行為也不同(參見六九頁附圖)。在不同階段,主管必須幫助團隊調整合作行為,才能有成效地推進創新。


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這些階段通常不是成直線行進,往往會因為需要修正而返回前面階段,或是在各階段間往返循環幾次,在這種時候,團隊常忘了調整行為。因此,主管應該事先清楚地架構出各階段、階段目標,以及各階段需要的行為,這會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


階段1.激發點子的生成
「一個人」勝過所有人參與


第一個階段,目標是產生創新概念。在這個階段,需要的合作行為是激發靈感與開放心態。


雖說創新是一種團隊合作的活動,為了產生真正新穎的創新點子,這個階段反而需要降低「合作」。許多研究發現,真正新穎的創新點子,靈感往往來自不同領域或產業。一個研發組織發現,那些和很多不同部門的人,有弱連結人脈的工程師,他們的創意創新能力往往比其他工程師更好。這是因為強連結人脈,對工程師的創意能力並無明顯助益,有時甚至構成阻礙。


箇中道理其實很簡單,同一個部門的同事,有較多共通點,例如擔任過相同的職務、合作過類似的計畫、專業知識與背景相近,或是工作經驗相似等等,這些通常會使得彼此的思考框架相似。


此外,團隊成員往往更傾向支持彼此的觀點,或是以對方提出的點子為基礎,但這有礙創新的新穎性。仔細回想,你應該會覺察,你和陌生人或關係程度較淺薄的人,討論一個主題時,接觸到的「新奇」論點,通常比你和親近友人討論時獲得更多。


說到創意,很多人相信團體腦力激盪的效用,然而,已經有不少研究顯示,團體討論產生的點子,反而比相同數量的個人獨自探索而產生的點子少,而且,團體討論產生的點子新穎度較低。其中癥結在於一心二用的成效差:人們很難在注意聆聽其他成員新點子的同時,想出自己的點子。此外,多數人不願意當面質疑或反對他人的觀點。


因此,剛進入這階段時,儘量避免讓團隊集合起來,一起想出新點子。給一段期間,讓團隊成員各自憑自己的方法,產生一些新構想。鼓勵他們多從自己的弱連結人脈尋求靈感,汲取許多不同觀點,再進一步思考或綜合。


有時候,一定要團隊一起產生點子的話,例如,當明顯需要獲得團隊的共識與支持時,可以考慮邀請局外人參與討論會,踴躍提出疑問。局外人的疑問及新鮮觀點可幫助激發新思考,提高團隊的客觀性,減緩過快達成共識的欲望。


局外人最好是來自不同領域、背景或文化的人,儘量提高他們和你的團隊的異質性。提醒團隊成員,認真思考局外人提出的疑問或意見。很多時候,局外人提出的看似天真無知的疑問,往往點出團隊的盲點,激發團隊從新角度去思考。


切記,這個階段應該追求讓更多花開,然後從中找到最鮮豔的那朵花。


階段2.探索與雕琢點子
請「創意知己」提供意見與支持


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對點子進行初步測試及打造原型,評估可行性,還不涉及研擬詳細藍圖。這個階段需要的合作行為是支持與鼓勵。


一個高度新穎的點子,將無可避免地在他人眼中具有明顯的缺陷,此時,太細節的批評與反饋可能聚焦於凸顯障礙,打擊對此點子的信心,造成過早否定這個點子。創意提出者可能因此放棄,不再繼續推動這個點子,更糟糕的是,此人可能從此不再提出創新點子。


基於這些風險,以及尚未有明確證據顯示這個點子不可行,這個階段需要支持與鼓勵,提供建設性的反饋與建議,讓創新者能夠進一步探索。


這個階段,盟友的支持與鼓勵是關鍵,他們可以扮演「創意知己」(creative confidants)的角色,以開放心態聆聽,對缺點提出較建設性的建議。此外,盟友指出缺點時,創新者比較不會那麼敏感,較不會因此受到打擊,過早放棄。因此,與第一個階段相反,這個階段更需要的合作對象是關係好的盟友。


想要鼓勵創新人員向盟友尋求初期建議,主管可以在這方面建立行為榜樣,與團隊成員分享你的故事:你曾經如何從你的好友或盟友那裡,獲得反饋意見,對你的構想做出進一步的修改。


要注意的是,主管不適合扮演「創意知己」的角色。研究顯示,主管通常傾向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評估一個創意,這樣的評估透鏡較狹隘,往往無法充分看出創新點子的潛力。此外,主管是上司,當他們點出一個點子的缺點或限制時,很容易使創意提出人認為這是否定,因而過早打退堂鼓。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25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領導風格 兩種太空夢,誰能成真?
他們兩個都做著太空夢,想把地球人送上太空生活。一位是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他創 ... ...
2016.12.08
READ
提升領導力 領導人的KPI
很多領導人會為部屬設定工作上的關鍵績效指標(KPI),然而,他們忽略了自己的。 ...
2017.05.05
READ
增強競爭力 數位時代的人才大戰
一家公司吸引與留住人才的能力,是公司在數位時代所面對的威脅當中,最嚴重,也最容易 ... ...
2017.03.07
READ
交出成果 什麼叫作「有執行力」?
很多主管要求員工,要提高執行力,然而,許多員工並不了解,主管口中的「有執行力」到 ... ...
2018.05.15
READ
觀念話題 新創公司簡報儀式
一個創業者如果能獲得知名育成公司的青睞,就像是從知名大學獲得了學位一樣。 ...
2011.04.29
READ
領導力 向不再適合公司的員工說再見
隨著公司的成長或轉型,有些員工已經不適任目前的職位了。他們可能是幫助公司走過初創 ... ...
2022.06.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