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訓練大腦和討厭的人相處
個人管理

訓練大腦和討厭的人相處

EMBA雜誌39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12.20

 

不論A同事說什麼,你都覺得他有意針對你;開會時,他常強出頭,代替其他同事發言,你覺得他目中無人。


不過他真的這麼自大嗎?還是這些負面觀感只是你的大腦製造的假象?


研究顯示,對一個人的既定看法,會影響我們如何詮釋他的行為。也就是說,假設今天你不討厭A同事,而是覺得他工作認真負責,他的「自大」,在你看來就是自信的展現。


另一個影響我們對他人評價的因素,是大腦以偏概全的思考慣性。大腦為了合理化對事物的理解,會創造連貫、合理的敘事。如果我們認為某人表現良好,便會自動強化他的優點,忽略缺點;討厭某人時,則會放大檢視他的錯誤,強化負面觀感。


學者馬克曼(Art Markman)在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只要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運用三個改變思維的訣竅,我們就可以訓練大腦,改變對某個人的看法: 


1.轉換角度。試著改變你對他人的既定看法,能夠幫助你在與對方互動時,發現他的優點。
 

舉例來說,如果覺得某同事很愛抱怨,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他可能很重視他的工作,想要積極改善不合理的制度,或看到公司有所成長。


2.歸因於「情境」而非「性格」。你看到同事倒了最後一杯咖啡,留下空的咖啡壺後,沒有清洗也沒有續沖就默默走掉了,於是你判斷:「這個人很自私。」這是我們理解事物的慣性。我們傾向於用性格(「他很自私」),去解釋他人的行為。
 

不過行為不僅是因為性格使然,還會被當下的目標以及情境所影響。因此,我們應該盡量用「情境」,來理解對方的行動。同事沒有續沖咖啡,可能是因為趕著送咖啡給主管(當下的目標),或是為了趕上遲到的會議(情境)。
 

當你用「情境」思考對方的行為,就能理解對方的不得已,而不是一味批判或責怪。
 

3.試著理解對方。如果你還是無法認同對方的行為,不妨試著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是想達成某個目標,還是有你不知道的難處?換成是你,會不會也這樣做?
 

此外,馬克曼提醒,我們也可能是對方不友善的原因。因為不喜歡某人,所以在電梯遇到他,你馬上低頭假裝看手機,或是勉強說了早安之後,快速離開。對方的冷漠,其實只是在回應你的不理睬。
 

因此,想改善同事關係,不妨先放下成見,給對方一個微笑。這是一個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方法。
 

英國作家盧伯克(John Lubbock)曾說:「我們看到什麼,主要取決於我們在找什麼。」換個角度看待對方,說不定你會發現他比你想像得更熱情、更慷慨。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常說9句話,讓你更有韌性
心理醫師華倫(Cortney S. Warren)看過很多人掙扎在負面情緒之中。 ... ...
2023.11.30
READ
編輯部報告 我聽到你說……
有一次我有一個機會,陪同一位跨國企業退休的高階主管,到一家公司開策略會議。我原本 ... ...
2020.08.31
READ
編輯部報告 AI焦慮,還是AI覺醒
AI焦慮是很多主管過去兩年來都有的症狀。「我每天醒來都像頭髮著火一樣,有太多新東 ... ...
2025.03.31
READ
個人管理 新年「舊」氣象也很好!
許多人會在年初時寫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期待自己在新的一年做出改變。但現實經常是, ... ...
2025.03.31
READ
從懊悔到活出自我實現的練習 「每一次的呼吸,都是新的我」從懊悔到活出自我實現的練習
每一次呼吸都是新的你,這是從懊悔到活出自我實現的小練習。透過一再成為新的你,一再 ... ...
2022.09.29
READ
非暴力溝通 化解衝突的溝通魔法
在面對挑戰時,你的團隊中常出現哪一種對話?是「你怎麼會出這樣的錯?」還是「我們怎 ... ...
2023.11.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