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不要只和產業內的人說話
編輯部報告

不要只和產業內的人說話

EMBA雜誌414期 /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
2021.01.28

 

清晨,寒流餘威中,我摸黑到公司去準備,為的是採訪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Rosabeth Moss Kanter)。一邊打開電腦,一邊心中有一種時空交錯的超現實感。


一九九三年,EMBA雜誌的關係企業長河出版社翻譯出版了一本書「管理大師小傳」,書中介紹了三十三位大師,包括泰勒、彼得杜拉克等影響全球的管理大師,其中只有一位是女性,就是康特教授。


我找出這本書,透過Zoom給她看封面。她是管理領域的傳奇,寫過二十本重量級著作,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創立了哈佛高階領導人計畫。在這個只有男性聲音的領域,她不但爭取到立足空間,還成為影響力強大的領導人。


她是社會學博士,一路為弱勢、女性,為組織的活力而奮戰。她的著述有一個貫穿的主軸,就是要企業從威權和封閉中鬆綁,賦權員工。


二○一九年,她獲得Thinkers50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我在倫敦的現場聽她發表得獎演說。她說,整個企業環境變化如此之大,當她五十年前要嫁給一個顧問時,她的母親甚至問她,「那算得上是個工作嗎?」但放眼今天,顧問成為一個受尊敬的行業,而她是多家頂尖企業的顧問。


正因為世界已經演變得如此不同,她說,今天要改變或創新,你必須跳出舊有結構,無論是組織框架、產業框架,或者思考的框架。「你必須擺脫舒適的思考方式,不要只與產業內的人交談,而錯過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一些重要的新發展。」她說(三○頁)。


的確,過去那個領導人可以靠著預測而做決定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今天,要在這個混沌複雜的世界前進,對很多領導人來說,挑戰在於一個簡單,卻極為深層的心態改變。BCG顧問指出,你必須接受,這個世界和你期望的並不一樣,也必須有接受自己並不完美的勇氣。只有這樣,你才能夠重新定位自己,適應時代的發展。


在這樣的情境下,想要做一個更好的領導人,我們必須擴張參考架構,使大腦辨識新世界的模式,變得更多元。方法是,接觸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刺激我們的大腦重塑。若你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高階主管,也許可以去參訪一個小型新創公司,打開心胸吸收一些新刺激(五八頁)。


關鍵是,設法突破令人窒息的狹隘,讓不同觀點的新鮮空氣進到組織來。


這又讓人想起康特教授的大聲疾呼:「主動永遠勝過被動。一個行動,任何行動,都比沒有行動來得好。」這是她走過一個時代的智慧。

 

相關文章 ARTICLES
三個做法維持積極正面的態度 學習在危機中找平靜
人類對未來消極的想像,來自生存的本能。「往壞處想」能幫助我們察覺環境中的威脅,提 ... ...
2020.03.31
READ
睡眠的重要性 你的主管睡飽了嗎?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的報導,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睡眠不足,對主管 ... ...
個人管理 別再急著給建議
「這個你應該這樣做啦……」,「你有試過A方法嗎……」,「你乾脆把這個改掉……」。 ... ...
2021.02.25
READ
編輯部報告 現在就是那個時刻
公司現在有一個重要的課題:這個疫情如何改變了公司和員工的關係?接下來如何和員工攜 ... ...
2020.05.27
READ
專注力 高壓下,奧運選手冷靜與專注的秘密(WebOnly)
東京奧運剛落幕,精彩的賽事讓全球觀眾嘆為觀止。運動員如何在承受巨大壓力之下,保持 ... ...
2021.08.12
READ
用最短距離達成目標 再懶散也做得到的PDCA
你總是擔心無法達成目標,或是容易中途就放棄? 不妨試著運用「懶散人的PDCA」, ... ...
2020.05.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