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不要只和產業內的人說話
編輯部報告

不要只和產業內的人說話

EMBA雜誌414期 /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
2021.01.28

 

清晨,寒流餘威中,我摸黑到公司去準備,為的是採訪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Rosabeth Moss Kanter)。一邊打開電腦,一邊心中有一種時空交錯的超現實感。


一九九三年,EMBA雜誌的關係企業長河出版社翻譯出版了一本書「管理大師小傳」,書中介紹了三十三位大師,包括泰勒、彼得杜拉克等影響全球的管理大師,其中只有一位是女性,就是康特教授。


我找出這本書,透過Zoom給她看封面。她是管理領域的傳奇,寫過二十本重量級著作,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創立了哈佛高階領導人計畫。在這個只有男性聲音的領域,她不但爭取到立足空間,還成為影響力強大的領導人。


她是社會學博士,一路為弱勢、女性,為組織的活力而奮戰。她的著述有一個貫穿的主軸,就是要企業從威權和封閉中鬆綁,賦權員工。


二○一九年,她獲得Thinkers50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我在倫敦的現場聽她發表得獎演說。她說,整個企業環境變化如此之大,當她五十年前要嫁給一個顧問時,她的母親甚至問她,「那算得上是個工作嗎?」但放眼今天,顧問成為一個受尊敬的行業,而她是多家頂尖企業的顧問。


正因為世界已經演變得如此不同,她說,今天要改變或創新,你必須跳出舊有結構,無論是組織框架、產業框架,或者思考的框架。「你必須擺脫舒適的思考方式,不要只與產業內的人交談,而錯過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一些重要的新發展。」她說(三○頁)。


的確,過去那個領導人可以靠著預測而做決定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今天,要在這個混沌複雜的世界前進,對很多領導人來說,挑戰在於一個簡單,卻極為深層的心態改變。BCG顧問指出,你必須接受,這個世界和你期望的並不一樣,也必須有接受自己並不完美的勇氣。只有這樣,你才能夠重新定位自己,適應時代的發展。


在這樣的情境下,想要做一個更好的領導人,我們必須擴張參考架構,使大腦辨識新世界的模式,變得更多元。方法是,接觸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刺激我們的大腦重塑。若你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高階主管,也許可以去參訪一個小型新創公司,打開心胸吸收一些新刺激(五八頁)。


關鍵是,設法突破令人窒息的狹隘,讓不同觀點的新鮮空氣進到組織來。


這又讓人想起康特教授的大聲疾呼:「主動永遠勝過被動。一個行動,任何行動,都比沒有行動來得好。」這是她走過一個時代的智慧。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讓改變,變簡單
因為某些原因,我想買一台新的空氣清淨機。家裡的另一半非常反對,寧可把原來的清淨機 ... ...
2024.01.31
READ
人際網絡 當一位稱職的介紹人
在職場上,如果能夠適時地將某些人連結在一起,往往能夠激發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要為 ... ...
個人管理 消除倦怠,靠自己
面對工作與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想避免讓自己感到筋疲力盡,你不需要擁有夢幻工作,只需 ... ...
2020.05.27
READ
人際交流 建立友誼,先學會問問題
任何親密、正向的人際互動,都是由「問問題」開始,再逐漸發展為穩定的人際關係。這是 ... ...
2018.12.17
READ
理性決策 別讓情緒干擾了決策
過去幾個月來,新冠疫情籠罩全球,不只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對企業來說,營運決策 ... ...
2020.12.01
READ
個人管理 工作中的色彩穿搭學
今天得參加公司重要會議,但是整個人看起來疲憊不堪,該怎麼辦?色彩心理學家建議,不 ... ...
2024.06.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