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從成功中再創成功
優化,而不是維持

從成功中再創成功

EMBA雜誌38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01.24

 

當專案成功,事情進展順利時,正是另一個隱憂的開始。這時,該如何優化你的團隊、產品,以及自己?

 

在研發新產品、推動專案,或開拓新市場時,專案啟動後的中間期,團隊會經歷一系列起起伏伏。聰明的領導人會帶領團隊堅忍熬過低谷,也會善用高峰的力量,建立更多動能。
 

當團隊熬過谷底,學到有益的東西後,通常會幫助往上爬升。奧多比(Adobe)產品長貝爾斯基(Scott Belsky),在他的著作「混亂的中間期」(The Messy Middle)一書中指出,這些爬升鮮少是在規劃和預期中到來,你必須在擁抱驚喜的同時,好奇地瘋狂探索為何會發生這些好事,然後努力把所有奏效的東西加以優化,使它們變得更強,更好。
 

不同於傳統智慧之見,繽趣(Pinterest)執行長席柏曼(Ben Silberman)認為,從成功中學到的東西,比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還要多。他指出,失敗的可能原因有上百萬個,成功的原因通常很少。「你想成為優異的跑者,你會向跑得快的人學習,還是向跑得慢的人學習?不論是你或他人的成功,都值得你探索哪些東西有效及為什麼,那些是你應該了解和做得更多、更好的東西。」他說。
 

這很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對於奏效的東西,很多團隊的做法是維持,而非追求優化(optimization)和進步。尤其是當你有一條行得通的可靠途徑時,你通常會繼續採行這途徑,認為已有解答,而不再實驗其他選擇。優化是邁向卓越的唯一途徑,這猶如登山,重複不斷地評估、解構、建立更好的團隊、產品及自我,才能向上爬升。
 

 

優化你的團隊
 

■先優化原團隊,再考慮增募人員
 

當事業成長,計畫有明顯進展時,你需要壯大你的團隊。在增募人員之前,你應該先優化原團隊的運作:是否可以採用更好的工具?是否有可以自動化或外包的工作?是否可以除去浪費時間的流程?這麼做有幾點好處:第一,節省資源與成本;第二,激發創意;第三,減去新成員加入的磨合期。
 

■去蕪存菁,避免停滯學習
 

為了優化團隊,領導人必須勇敢地去蕪存菁。不去除表現差的人,就是在懲罰表現優異的成員。表現差的人會拖累優異者,使他們無法發揮最大潛能,造成優異團隊成員出走。
 

為了優化團隊,也必須避免安逸滋生自滿,避免達到學習曲線高原期而停止探索。為此,你必須不斷打破現狀,做法包括職務輪調、指派更有挑戰性的任務,以及授權。
 

■注意流程增生,構成妨礙
 

當你的團隊有適任人才,並一致朝向正確目標時,就無需太在意組織結構。別用不必要的流程妨礙他們工作,浪費他們時間,削弱他們的敏捷力。然而,流程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因此,團隊應該經常重新檢視,改進流程。
 

■讓競爭成為你的助力
 

追求優化的組織,不應把競爭者視為絕對負面的東西,因為競爭使人保持警戒,追求進步;競爭者為你提供學習與比較,經驗與洞察。不妨試著檢視你的競爭者,思考以下問題:

 

○首先思考,他們的策略和目標與我們相同嗎?若競爭者的策略與信念不同於你的企業,且你的組織仍然堅信自己的策略與信念,那麼就應堅定你的軌跡。
 

谷歌當年發展搜尋引擎時,訴諸不同於雅虎和Alta Vista搜尋引擎的策略。谷歌堅信它的策略與方法,最終打造出更勝於它們的搜尋引擎。雅虎和Alta Vista等搜尋引擎為谷歌提供了什麼助力?谷歌的兩位創辦人從這些搜尋引擎洞察缺點,構思更好的解決方案。

 

○若競爭者的策略與信念相同於你的組織,那麼,你應該思考另一個問題:他們的手法更好嗎?若是,你應該考慮採行相同的手法。
 

Instagram和Snapchat這兩種應用程式在相同領域競爭,但過去兩年,Instagram一再抄襲Snapchat的手法,因為這些手法和它的策略直接吻合。不過,Instagram在抄襲後,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它更聚焦於社群交流,持續推出新的小工具,以保持新鮮感。最終,Instagram的用戶數不斷攀升,現在已經遠遠超過Snapchat。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89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回應六五%員工的心聲 你的回饋給對了嗎?
給部屬回饋時,不要頻繁地提出意見?在茶水間的一句話,也可以是績效回饋?在給部屬回 ... ...
2020.04.29
READ
風澤醫療體系 診所小後台變身醫療體系大總部
用最小的後台支援前線就好,還是應該建置完整的大總部?讓人人自我管理就行,還是應該 ... ...
2024.01.31
READ
給主管的五個提醒 別在領導的路上遺失自己
走在領導的路上,有時候,專注會不小心變成固執;自信會變成拒絕傾聽;獨立自主會變成 ... ...
2025.03.31
READ
進攻?還是防禦? 找出致勝途徑,打造公司成長策略
在打造成長策略時,該選擇「擠牛奶」的方式,賣給既有顧客更多產品,還是該採取「地區 ... ...
2021.09.30
READ
運用四面透鏡 找出開拓新局的策略
溫和、漸進的策略選擇,無法帶來跳躍式的成長;將資源平均分配在所有專案,無法為公司 ... ...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 積極創造新的成長曲線
在看似穩定的傳統電線電纜產業中,沈尚弘看見的全是機會。他帶領團隊率先進入超高壓電 ... ...
2024.06.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