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提升價值,創造正向循環
台灣百靈佳殷格翰公司總經理邱建誌

提升價值,創造正向循環

EMBA雜誌36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6.11.16


 

市場環境低迷,台灣百靈佳殷格翰卻連續三年,年年成長。在許多看似不利的條件與環境之下,邱建誌如何一次又一次的扭轉現況?

 

市場環境低迷,但過去三年來,它年年都創造二○%的成長;台灣只佔全球藥品市場的○‧五%,但近年來,它的兩個新產品銷售成績,卻擠進總公司全球排名前十名。
 

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是德國的製藥大廠,創立已經超過一百三十年,進入台灣也已四十一年。過去三年來,它一次又一次的扭轉現況,引起德國總公司的關注。
 

六年前,在產業有豐富經驗的邱建誌加入公司。在許多看似不利的條件與環境之下,他創造了許多佳績。
 

舉例來說,一項賣了十年,成本又比同類型產品高許多的呼吸道產品,透過他重新調整銷售策略,拉出新一波的成長;當其他人對於健保制度不滿時,他更加努力向總公司銷售台灣市場。「如果我只是不斷抱怨市場和國家的制度,我覺得我機會不大。」他說。最後他以實力創造成績,說服總公司投入更多資源,形成良性循環。
 

二○一三年,邱建誌接下公司總經理一職,推動一連串的改變。他推動績效導向文化、調整組織結構、重新定調業務人員角色,帶領公司持續成長。台灣百靈佳殷格翰員工人數大約兩百人。
 

「我就是比別人勇敢、堅定一點。」談起改變的決策與過程,邱建誌這麼說。以下是他最近接受EMBA雜誌專訪的內容摘要:
 

 

剛擔任公司領導人的時候,事實上可以選擇做的事非常多。那時候你選擇先做什麼重點?
 

我的長期策略是公司文化改造,我先著手的重點是創造正向的業績循環,和調整結構。
 

我們的人年資都比較久,也就是他們對這個公司的投入(commitment)很高。另一方面,我也發現,過去公司對員工的訓練要求不是那麼高,我覺得這些人有潛力可以做得更好。背景、年資對我來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能夠跟著公司長期的成長,創造績效。
 

我們一方面找新人加入;一方面提升團隊裡願意學習的人,再透過一些結構的改變,讓他們互相合作得更好。當人員、資金都到位,團隊慢慢做出一些成績,就能創造正向的業績循環。
 

過去從公司的員工調查可以看出,長期以來,公司對於表現不太好的員工,不會主動採取什麼行動,或是請他離開,結果導致有抱負、有理想的人覺得,這裡並非久留之地。同時我也發現,團隊表面上看起來合作得很好,有功勞的時候大家都有貢獻,可是一旦有錯的時候,也搞不清楚是誰的問題,並沒有很清楚的當責概念。
 

所以我花了滿大的力氣,設法改變員工的心態,也推動績效導向的文化。我重新界定各部門的工作和KPI。公司裡各個團隊有不同的專長,但是我們的客戶是一樣的,這是我們共同擁有的。過去,我們業務團隊以區域劃分,一個區域裡所有的產品都由一個人賣,後來調整成跨部門團隊負責同一個產品。
 

我認為,這也是我們在落實客戶導向的觀念。因為如果一個人同時要跑呼吸道,又要跑心臟血管,一旦他必須讀得多,深度就會少一點。只有負責同一條線,員工的深度跟專業度才可以達到最高。這個行業最大的特性之一是,要一直不斷地掌握最新資訊,好的業代(業務代表)要給醫生最新的知識,這才是他們的價值。
 

贏得超過平均值的投資
 

另外,在以往,我們比較沒有賣新的產品。事實上,新產品是一個最重要的根源。有新產品,很多的事情都可以不一樣,總公司會比較願意投資,人員的士氣也比較高,大家比較看得到未來。但是總公司要看到你有賺錢,才願意把賺的錢再投入。
 

當時我們台灣公司的排名落後公司全世界的大排名不少。很幸運的是,公司那時候剛好準備推出一系列的新產品,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取得總公司的支持,說服他們願意給台灣超過平均值的投資。
 

你如何說服總公司,在台灣做更多的投資?
 

你如果有錢要投資,你會放哪裡?當然會放在能夠成長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向總公司推銷台灣的好。如果我只是不斷抱怨市場和國家的制度,我覺得我機會不大。藥品市場大量集中在美國、日本,台灣佔全世界藥品的市場很小,差不多○‧五%左右。要讓總公司注意台灣,其實並不容易。對於這一部分,我滿有成就感的。總公司的高層主管,每年都有一、兩位來台灣,從董事長到執行董事都來過了。
 

當初總公司找我來,是因為他們覺得,這裡並沒有做到該有的表現,這是我幸運的地方。我來的時候,我們每年的成長,剛好都跟政府砍的價差不多,所以它每年都差不多在那個位子。當時總部給我的第一個任務,是主力產品的策略再調整一下。以當時的呼吸道產品來說,我們有兩種裝置。理論上公司應該要大力推新產品,但新產品的成本比舊產品貴了七、八倍。如果你換成推新產品,等於獲利就下降,所以之前,台灣公司遲遲沒有這麼做。
 

透過精算,我跟團隊說,我們分三年把產品換過來,哪些醫院第一波進行,哪些醫院第二波等等。每年公司除了這個產品以外,其他產品也都會有貢獻,雖然獲利率稍微降下來一點,但是我用多做的業績去補這一塊,用量的增加去彌補,所以每年還是可以順利達標。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63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創新變革 誰說大企業不能很創新
企業想要進行改變時,常以恐懼為訴求,告訴員工,一個會危及生存的問題,但恐懼會讓人 ... ...
2022.05.30
READ
取捨與選擇 一張表格,終結決策拉鋸戰
會議室裡,分成兩派人馬,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爭論。兩個小時過去,大家仍然無法做出決 ... ...
2017.10.11
READ
小柿智檢創辦人洪沛駿 用AI軟體找瑕疵
無論是產品污損,或是少了一個元件,小柿的AI軟體都能幫你找到,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品 ... ...
2021.02.25
READ
熱門話題 當大財團壟斷經濟
十月中,一場因鋰電池導致的大火,燒壞了南韓科技巨頭Kakao公司的伺服器,使旗下 ... ...
2022.10.31
READ
專訪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許瑞格 重點不是點子,是實驗
好點子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怎麼樣發展可測試的假說,透過快速簡單的實驗, ... ...
2019.08.01
READ
大瓏企業董事長劉惠珍 能夠交班傳承,是一種成就感
不懂製造,卻選擇做醫療產品創業;沒經驗,但積極爭取與龍頭合作;公司上軌道後,立刻 ... ...
2021.10.2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