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讓事情變簡單開始
在泰國,車禍是兒童的一大死因。然而即便如此,坐摩托車時,還是很少有兒童會戴上安全帽,就算載著他們的父母自己有戴,許多兒童仍然不會戴。
這是英國非營利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泰國負責人齊科維茲(Allison Zelkowitz)的觀察。在世界不同角落擔任過負責人後,她發現,改變最大的障礙往往跟經濟或物質的因素無關,而是跟行為的因素有關。
當時為了鼓勵泰國兒童戴安全帽,齊科維茲的團隊與行為科學家合作,推出對症下藥的做法。例如,他們設計出對兒童而言,具有吸引力的有趣造型安全帽,增加他們自發想要戴安全帽的動機。
改變,從「行為」啟動。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普拉斯曼(Hilke Plassmann),於該校智庫網(INSEAD Knowledge)撰文討論,如何透過行為科學,幫助改變成功進行。
在接受普拉斯曼訪問時,齊科維茲強調,行為科學的核心原則之一是:讓事情變得簡單。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齊科維茲在菲律賓的團隊,請父母教導孩童打噴嚏或咳嗽時,以手肘取代手心。
團隊鼓勵父母不要採取命令式說法,而是重新包裝成:「像大象一樣,包住你的噴嚏或咳嗽」。運用簡單與趣味的方式,增加孩童建立新習慣的可能。
「救助兒童會」資深專家杜薩比(Caroline Dusabe)舉出另一個例子。疫情期間,在盧安達鄉間宣導維持社交距離時,他們的宣導內容是: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一頭牛」的距離。
其實,這個內容就是在說: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兩公尺的距離。對需要改變的對象來說,這是他們所熟悉的長度單位,無論個人的教育程度高低,都能夠了解。
成功進行改變,除了把事情簡單化,還要深入了解改變對象的背景。杜薩比從第一線的經驗學到,如果沒有從背景了解行為影響因子,即使是資源豐富的專案,也難以成功達到目標。
杜薩比團隊曾經在盧安達捐贈故事書給學校。後來在一所學校發現,學生並沒有閱讀那些書。因為老師覺得故事書太珍貴了,不能讓小孩隨意翻閱,所以把書鎖在學校的一間貯藏室裡。
最終,杜薩比的團隊跟老師一起找出,同時能夠使用與愛惜這些書的方法,才讓捐書專案發揮力量,改變學童閱讀的習慣。如果她的團隊沒有坐下來傾聽對方的想法,就不會找到改變的契機。
因此,杜薩比的團隊在採取行動之前,都會先投入時間詢問當地社區民眾,了解他們的看法,以掌握行為改變的助力與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