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拋開過時的「生產力」指標
個人管理

拋開過時的「生產力」指標

EMBA雜誌43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08.31

 

許多的公司對生產力深深著迷,然而,只用生產力衡量工作表現已經不夠。此外,提高產出不代表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應該如何將重點,從「效率」,轉移到「成效」?

 

在農耕時代,生產力是一個很好用的指標,但在今天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知識型工作者,只用生產力衡量工作表現已經不夠。


管理顧問普萊斯(Dominic Price)觀察指出,許多的公司對生產力深深著迷,然而,提高產出不代表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例如,一位作家可以花一年,寫出兩本銷量普通的書,或者花同樣的時間,全神貫注寫出一本暢銷小說。


普萊斯在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比起生產力,企業應該更強調,可以為顧客或公司帶來什麼結果。比起要求行銷部門推出五篇新的行銷文章,你應該叫他們增加五%的網站流量。


領導人該如何將重點從「效率」,轉移到「成效」?普萊斯提出以下四個建議:


1.制定里程碑。

 

制定里程碑,可以提醒團隊,還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達成目標。當你說出:「我們已經達成今年一半的目標了!」

往往能夠激發團隊士氣;相反地,若你發現比預期的還要慢達成目標,也能提醒員工變得更警覺,加快腳步達成目標。


2.建立回饋循環。

 

很多資訊團隊會建立一個資料庫,將可能被問到的問題,放在上面,讓其他同事上去尋找答案,不用每次都詢問他們。接著團隊可以檢視,人們多常上去查看資料庫內的文章,又多常提出疑問,藉此評估他們的資料庫是否有效。


這個概念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團隊或領域當中。例如,出版商想要知道讀者對於文章的喜愛程度,可以關注他們的內容有多常被分享在社群平台上。


3.追求持續進步。

 

你可以檢視專案的成長,或是減少了哪些阻礙。例如,服務出錯的時間有減少嗎?顧客獲取率是否維持穩定,或是逐年成長呢?如果這些指標有進步,就代表著團隊有持續成長。你也可以和團隊一同回顧過去,分析從最近完成的工作中,學到了什麼,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未來的工作中。


4.注意員工的健康狀況。

 

保持健康的身體,與快樂的心情,是提升團隊工作成果的不二法門。你可以觀察員工的休假狀況,如果越來越多員工請病假,可能代表員工的健康出了問題,你應該盡快找時間與部屬進行一對一談話,關心他的狀況,找出他是否需要幫助。


下次檢視團隊的生產力與表現時,不妨嘗試以上做法,將重點放在衡量執行的成效,而非效率上。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說真的,來點幽默!
沒有故事的包裝,資訊往往只是聽過就忘的東西。七年前,史丹福大學行銷教授艾克(Je ... ...
2021.03.31
READ
開啟話題 和陌生人聊天沒那麼難
愉悅的氣氛、心胸開放,以及談論對方感興趣的內容,是啟動和陌生人談話的基本原則。 ...
活得更開心 十個習慣,讓你更快樂
快樂的秘密是什麼?哈佛大學一項長達七十五年的研究,給了一個答案。 ...
2017.10.23
READ
編輯部報告 一百分的狀況,是什麼模樣?
二○一九年,UPS的CEO唐美(Carol B. Tome)上任不久,有一天把領 ... ...
2022.01.25
READ
個人管理 一個公式,練習自我肯定
「我剛剛提案時,表現得不好」,「同事是不是覺得我害了大家……」。在快節奏的工作環 ... ...
2025.03.31
READ
個人管理 自誇的學問
人們都想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很厲害,卻往往沒辦法做得很好。實驗發現,想要老王賣瓜時 ... ...
2023.10.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