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數位轉型的重點不是科技
專訪哥倫比亞大學商學教授羅傑斯 (David Rogers)

數位轉型的重點不是科技

EMBA雜誌44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3.11.30

 

數位轉型不是一個有截止日的專案,而是一趟應持續進行的旅程;它的重點不是數位科技,而是策略、領導力,以及新的思考方式。


「教授,這是一個兩年的專案,還是三年?預算是多少?」過去幾年來,在面對數位轉型的課題時,很多人常問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教授羅傑斯(David Rogers)這個問題。


「這問錯了問題。它沒有結束日期,這是一個持續的旅程,重點是成為一個更有適應力的組織,能夠應對接踵而來的數位浪潮。」他直截了當地說。


羅傑斯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高階主管課程總監,也是全球頂尖的數位轉型專家。他著有「數位轉型攻略」(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laybook)等五本著作,輔導的客戶包括Google、微軟、寶僑等全球知名的企業。


他在新著「數位轉型地圖」(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Roadmap)一書中指出,很多人一談到數位轉型,就以為是科技專案,找一位CIO、叫資訊部門來就可以推動。但根據研究,百分之七十的數位轉型沒能達到目標。


他問那些推動數位轉型好幾年的企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他說:「沒有人提到成本,沒有人提到科技,他們經歷的最大困難都是公司的傳統組織、文化和心態,讓他們沒有辦法轉動。」


他最近接受EMBA雜誌越洋視訊專訪,分享數位轉型成功與失敗者的關鍵差距。以下是專訪內容摘要:


■過去這些年來,你觀察公司在推動數位轉型方面,有哪些明顯的變化?


□二○一六年,當我出版第一本書時,許多公司仍然在問「我真的需要考慮轉型嗎」?還有許多公司認為,數位轉型是關於科技的,認為這是由公司的CIO,以及IT部門負責的一個專案。事實上,數位轉型的重點不是科技,而是公司的策略、領導力,以及新的思考方式。


今天,透過集體經驗,我們學到數位轉型是非常困難的。針對全球很多公司進行的調查發現,百分之七十以上,或更多的數位轉型都失敗了。


究竟數位轉型的阻礙是什麼?當我與那些已經努力進行轉型好幾年的公司互動時,沒有人提到成本,也沒有人提到科技。他們都說,最難的部分是傳統的組織和傳統的文化和心態。


在我的研究中,我發現成功數位轉型的公司都會做到五件事;而那些失敗的公司,往往會錯過其中一個或多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成功的公司都制定了一個共同的願景,所以他們對公司未來的方向有清晰的願景。他們知道為什麼必須改變,以及如何改變,來應對市場上數位、科技的變化。


第二步是,他們有紀律地挑選真正重要的問題。他們不是拿著各種數位構想,朝一百個不同方向射擊,而是選擇一些對企業、對顧客真正重要的事物。


第三步是,他們學習做實驗,或者我稱之為驗證新事業。當他們有一個數位產品、服務、顧客旅程或商業模式的新點子時,不再像以前一樣,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然後執行。


相反地,他們進行實驗。他們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想出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法,然後建立快速,且成本低的測試,收集數據。他們設法了解什麼會奏效、誰是合適的顧客、市場的規模多大、可能的毛利多少、如何提供正確的體驗、公司是否擁有所需的能力等等。


第四步是,不僅僅在一個特殊的數位團隊進行實驗,而是在整個組織重複這個過程。這就是我所謂的管理規模化成長。他們在跨部門中實驗和追求新機會,分配資源,啟動和結束事務,以明智的方式充分利用資源。


最後第五步是,他們專注於他們長期所需的能力。我把這種能力稱為建立科技、人才和文化。因此,他們需要弄清楚目前的落差,以進行投資和建設。


■可不可以舉個成功的例子,具體來說它和別人的做法有什麼不同?


□紐約時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已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但他們在數位時代成功轉型。


然而早期,他們犯了很多錯誤。他們早在一九九六年就開始數位轉型,啟動了他們的第一個新聞網站。他們犯的一個大錯誤,就是認為數位轉型只是增加科技,以提高他們原來事業的效率。以媒體而言,他們認為這只是提供報紙的另一種方式。他們只是每天把報紙上的文章放在網路上,就好像你每天只能發布一次。


我看到很多公司陷入這個陷阱。這是我所謂的數位化陷阱,他們不是轉型整個事業,而只是試圖將之前的營運,一模一樣地以數位化方式呈現。


但最終這並沒有對業績有幫助,紐約時報利潤年復一年下降。最後,他們進行了深入的內部調查,產出一份清楚的報告,說明公司的文化和工作方式是阻礙它的原因,而不是科技。他們需要重新創造商業模式,需要每個人改變工作方式。


每個人都必須改變


這是一份秘密報告,原來應該只有五、六個人可以看到內容。然後報告被洩露了,公開在網絡上。整份報告就像一顆炸彈,整個媒體產業都在等待紐約時報如何面對網路問題,這時他們才突然意識到,國王沒有穿衣服。原來紐約時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沒有解決方案。


這巨大的轉變是一種心態的轉變。突然之間,紐約時報裡再也沒有人可以說,「讓科技人員去做他們的事情,我繼續像以前一樣工作。」每個人都理解到,公司存在真正的危機,而一切都必須改變。在接下來的一年中,領導團隊發表了一份非常清晰的共同願景,也就是如何將商業模式,從以廣告業務為基礎,轉為以數位訂閱為基礎。


從那個共同願景開始,紐約時報落實了所有五個步驟;他們選擇了一些關鍵的優先事項,在實驗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進展,不僅嘗試新事物,更善於根據市場的數據和回饋,迅速結束某些業務。他們在管理不同努力方面變得更加靈活,他們收購數位業務,也啟動自己的新業務。他們開始創建新的數位訂閱,建立遊戲和烹飪等應用程式。他們投資數據基礎設施、人才和技能。他們改變文化和心態,轉向這種數位優先的未來。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48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會議管理 為會議注入一點情感元素 
你是否參加過無趣、讓人摸不著頭緒,或者好像沒有什麼結論的會議呢?研究指出,會議品 ... ...
2024.11.28
READ
杏一醫療用品公司董事長陳麗如 要建立一個容錯的平台
勇於投入發展數位科技、物流中心和自有產品,一再嘗試、學習、修正,讓杏一多年來快速 ... ...
2019.10.01
READ
壹壹影業 投資IP,而不是電影
「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家IP公司,投電影不如投IP。」壹壹影業創始人黃郁茹這麼說道。 ...
循環服務設計公司 創造新時代的奉茶文化
為了從源頭減少垃圾量,也為了讓社會共好,奉茶行動用APP整合破碎的資訊,讓想喝水 ... ...
2021.12.29
READ
香港商女媧創造公司 打造陪孩童學習的AI機器人
從「陪伴」這個需求出發,進一步延伸到教育與學習,女媧創造推出AI機器人,為孩童打 ... ...
2021.06.30
READ
七大關鍵行動 向危機中的資優生學習
疫情為全球企業帶來嚴峻的挑戰與衝擊,然而有些企業不僅沒有卻步,還大膽行動,從中找 ... ...
2020.08.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