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你決定要做的,其實都做得到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

你決定要做的,其實都做得到

EMBA雜誌45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0.30

 

成立第五年,就勇敢向世界級的企業敲門談合資,不為自己設限,讓朱志洋推動公司成為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


當天中午才風塵僕僕地從海外返國,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立刻直奔EMBA企業學習年會,熱情地分享創業四十五年的經營心得。


友嘉集團是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創立於一九七九年。朱志洋透過購併不斷推動公司成長,今天,集團擁有三十七個全球品牌,品牌歷史合計超過兩千年,其中有十家是百年品牌。公司在十個國家都有製造基地。


朱志洋分享他經營企業的重要心得:不自我設限,為自己設定高遠的願景。「當你決定要做的時候,你其實都可以做得到。」他說。


他在公司營收只有一百萬元時,就立志要超越當時台灣第一大工具機廠、年營收二十億元的麗偉。果然在大約十年後他超越了;二○○○年,他進一步收購麗偉,成為友嘉集團旗下一員。


他成立第五年,就勇敢追夢向世界級的企業敲門,談國際合資。當時瑞典的SKF年營收二七○億美元,而友嘉年營收只有二三○萬美元,但因為他的主動出擊,兩家公司成功展開合作。今天,友嘉在全球有十七家合資企業,合資對象很多都是歷史悠久的跨國企業。


朱志洋強調,購併企業除了有形資產之外,更應該著重的是對方的無形資產,例如品牌、技術、專利、通路、客戶,這些資產若靠自己一手耕耘,可能二、三十年都做不到。


不論是購併或合資,他非常強調雙贏。因此他很重視對方團隊的感受,他不帶人加入,而是要求對方的團隊留下來經營。他重視對方的企業文化,以及自己和對方的關係。「在買之前,我一定跟團隊至少要有五到八次的交流,晚上請他們吃飯,吃完飯請他們去喝酒。」


他會觀察,這些人願不願意為他所用、哪些人會對他說真話。如果經營團隊感覺不對、難以掌控、企業文化不契合,他寧願不買。


他認為,關於購併,只要有錢、有毅力,都可以買得到想要的企業,但最重要的是投後管理,也就是收購以後,能不能把這家公司經營好。以他購併麗偉來說,當時麗偉淨利率為負五八%,虧損高達五.七億元。他設法提高人均產值,捨棄無利可圖的訂單,讓產品重新聚焦,並提升產品品質。在他購併之後,公司在半年內就轉虧為盈。


朱志洋在年會上,坦率地分享他在經營企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關卡,讓全場動容。那是一九八二年,當時因為石油危機後,公司的挖土機客戶無法如期付款,眼看財務就要出現嚴重問題。他在日本位於二十三樓的飯店,三天三夜無法睡覺。「我不是在想我怎麼解決,而是在想我怎麼樣從這個人間消失掉。」


當時,他耳邊一直有一個聲音,叫他跳下去。在關鍵時刻,他想到不能讓父母蒙羞,而選擇回來面對一切。最後他透過和日本原廠協商,獲得銀行支持,解決了問題,也跨過了人生的關卡。


走過生命幽暗的谷底,他從此抬頭面對各種難題。「我後來碰到很多困難,都覺得自己可以好好解決。」他說。


這個事件給他的功課是,作為一個經營者,對財務一定要充分了解。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59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活動報導 關於帶人的問題,我該怎麼辦?
面對年長部屬和年輕部屬,該採取什麼不同的領導方式?要如何帶領常常抱怨的員工?「帶 ... ...
2022.05.30
READ
三商家購公司總經理邱光隆 在有限的成本裡,創造最大價值
面對產業缺人、缺時間、缺錢三大挑戰,邱光隆如何在有限資源內,透過數位化與異業合作 ... ...
2024.10.30
READ
友達光電永續發展總部永續長古秀華 自主當責由「我」開始
公司、單位、你自己,是自主當責的三條活力線,而這三條線,需要搭配三個心:真心、初 ... ...
2018.06.12
READ
信邦電子董事長王紹新、總經理梁偉銘 勇敢捨棄,才能成功轉向
當市場開始進入削價血海時,信邦放棄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了強化合作與成長動能,信邦打 ... ...
2022.10.31
READ
臺南市政府 人事處處長許瑛峰 每家公司都該學習的馬蓋先精神
我們應該學習馬蓋先的精神,創新不一定需要花大錢,它可以無中生有,就地取材。 ...
2018.06.03
READ
為台灣而教董事長、前美商DDI台灣總經理暨全球董事顧問林妍希 如何強化跨世代的溝通?
現在各行業都缺工,公司可以有哪些做法,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 ...
2024.10.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