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別將溝通變成辯論比賽
爭吵不能解決問題

別將溝通變成辯論比賽

EMBA雜誌38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8.09.18

 

辦公室裡,甲同事與乙同事對於某項工作的做法意見不合,吵架後冷戰了三天;會議室中,行銷部與業務部,各自提出對於新產品的意見,雙方互不相讓。
 

職場上,一不小心,討論就會變成爭吵,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究竟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又不傷和氣呢?管理書籍作者費納(Adam Ferner)等人,在今日管理雜誌(Management Today)指出,要將爭論化為有效溝通,應該注意以下五個原則:
 

1.清楚談話目標。確定談話的目的為何,根據目的展開對話,才能得到有意義的結論。如果是公司會議,大家無非就是想改善現況;夫妻之間的爭執多數是希望獲得另一半的認同。
 

2.理直氣和。談話過程中保持心平氣和是相當重要的。抱持討論,而不是辯論的態度,良善的溝通往往比針鋒相對更容易達成目標。 
 

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提案,卻屢屢遭到批評,你不想與他人爭辯,也不想就此放棄,應該怎麼溝通會更好?這時不妨運用「薩拉米戰術」(Salami tactics),透過漸進的方式將訊息分為多次傳達。

 

首先,分解龐大的任務,會讓他人感覺比較容易達成。此外,人們拒絕他人想法的一個原因往往在於,認為這是「他的」想法,不是「我的」想法。若能將想法分次溝通,對方將有時間思考你的想法,提升認同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你希望團隊運用一種新的行銷方式,為了讓這個新方法更容易被接受,你可以分次提出需要團隊改變哪些做法,將大任務化為小任務,降低抗拒的心態。這麼做的同時,也能讓團隊有時間消化每一步的改變,並有機會思考改變的效應,提升對此提案的認同。
 

3.檢視盲點。每個人都有不擅長的領域,對事物的了解也受限於各自的經歷,因此,應該適時反思自己的認知是否符合實情,還是僅出於臆測。
 

比如說,社經地位高的男性,可能較難理解經濟弱勢的女性所面臨的處境,因此,面對相關議題時,多傾聽了解,不要急著發言,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4.停、看、聽。爭論時常出現雙方各說各話的局面,說了很多卻沒有回應彼此的論點,最後才發現原本的議題仍有待解決。當大家開始離題,甚至爭執不休時,不妨停下來看著對方,仔細聆聽他想說什麼,再給予適當的回覆。你可以複述他的論點,避免理解錯誤。
 

5.願意合作的心態。如果要在討論中有所成長,你的目標不該是求勝,而是以溝通的方式相互學習、挑戰彼此,創造雙贏的局面。
 

清楚了解這段談話的目的,說話時保持謙虛,開放心胸廣納不同意見,是達成有效溝通不可或缺的關鍵。
 

相關文章 ARTICLES
找出第一要事 太忙?你需要時間製造法
每個人都知道,要將時間花在對的地方,但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運用四個步驟、一張表格 ... ...
2019.03.04
READ
檢視假設,避開盲點 模型,幫助你聰明思考
機率極小的重大事件,會造成小影響,還是大影響?面對競爭者入侵,應該攻擊或合作?運 ... ...
2019.03.18
READ
理性決策 別讓情緒干擾了決策
過去幾個月來,新冠疫情籠罩全球,不只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對企業來說,營運決策 ... ...
2020.12.01
READ
正面思考 快樂是一種選擇
無數研究顯示,人們其實可以透過努力,改進每天日常的正負面感覺,以及對人生的整體滿 ... ...
2017.02.09
READ
編輯部報告 在系統中,我們都需要彼此
專訪他的時候是五月十二日,台灣的疫情還沒有爆發。待一星期後編輯把文章整理出來時, ... ...
2021.05.31
READ
掙脫思想僵化的枷鎖 反思,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在今天不斷變動,危機四伏的時代,只聽支持自己信念的話,會使人毫無應變能力。暢銷書 ... ...
2021.02.25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