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是進行式,不是動作

曾將公司從負債三億元,扭轉為營收六十億元,陳焜耀卻在六十一歲時,決定啟動接班。因為他知道,傳承是否成功,將是他人生最後的一役。他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交棒者?過程當中,他有哪些學習?
「幾十年來都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現在開始,我要把失去的四十年找回來。」穿著一身運動勁裝,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匆匆地走進來。剛運動完,他一邊說著等一下還要去整骨。他終於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一九九○年,陳焜耀從父親手上接下這家百年企業的棒子;三年前,他六十一歲時,決定啟動接班交棒給兒子,也就是家族的第五代經營者,現任董事長陳彥誠,他則擔任輔導的角色。「我父親病危的時候才交棒給我,我要在手暖的時候在兒子旁邊協助他。」他說。
他的戰績彪炳,擔任領導人的二十五年來,將公司從負債三億元,扭轉成為營收約六十億元,亞洲歷史最悠久、國際佈局最廣的羽絨廠商。但現在,他知道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公司傳承下去。
他說,交棒三年來,他和兒子對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意見。當兒子做了對的決定,他不會講什麼,「但現在如果他要去做錯的事情,我會跟他加碼。為什麼?因為這樣錯的速度會快一點。」他希望盡快讓兒子學到經驗,以及一些需要累積的功課。
父與子,教練與選手,總裁與董事長,兩人該如何進退協調?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交棒者?陳焜耀分享他的心得:
■三年前,你才剛滿六十歲不久,就決定交棒給兒子,是不是請你談一下當時的想法?
□傳統產業的變化很大,我之前和兒子去跑極限馬拉松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體力在慢慢衰退,不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復原能力非常強,那時我就在想,我已經可以交棒了。可是很多東西的細節,你細看,好像還沒有很成熟。天底下的爸爸和高階主管想法都一樣:我們的部屬怎麼可能跟我們一樣成熟呢?
所以我反覆地思考,然後我想到以前最苦的日子是什麼,就是失去父親的時候。我就想,我不如創新吧!在身體狀況非常好,公司也經營得非常好的時候,趕快交棒給他。萬一他跌倒的時候,至少我還在。
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交棒?菜自己買自己煮多舒服,因為你有經驗了,但是傳承之後你一定要釋權出去。他是新手就變成你要去教,這個東西學校沒辦法教。我覺得交棒我是做對了,當初大家都覺得有點早,都嚇了一跳。我的恩師司徒達賢跟我說,接班就好像是進行式,不是說交了就好,交完就可以說再見了。你要負責到能夠傳承得非常好。如果交棒完之後不管他,這個交棒叫作不負責任。
一個人做事要成功,一定要對歷史負責。如果不用對歷史負責,他可以說大不了我不幹了。個人的利益如果大過於公司的利益,可能就會變成以個人為重、為主軸。所以後來我想,長久之計還是交給彥誠,剛好他願意接,如果兒子不想接,我也沒辦法。
■過程中你們有沒有哪些磨合,或發展出什麼溝通方法?
□他跟在我身邊十幾年了,但副駕駛座永遠是副駕駛座,飛機要讓給你來駕駛,你才會謹慎。坐在副駕駛座,我怎麼教都沒有用。現在是,你就做,做了我才有辦法教。我們天天都在起衝突,這很正常。
他年紀輕,做事情真的不一樣,他很果敢,就像我們買了一家韓國公司,假如是我,我不會買,但結果買了是賺錢的。因為年紀輕,在生意的談判還是會比較吃虧。他不懂一些東西,幸好我都在。他在做的時候,我跟他說你站在這邊看,你看到什麼;站到那邊去看,你會看到什麼。如果慢一點,也許就沒有機會教了。
傳承是最後的一課
■很多主管看部屬難免會覺得「你怎麼這個也不懂,要是我以前的話早就……」,你怎麼樣讓這種心情變成正面的?
□我是這樣告訴我自己的,我也這樣跟他們說:我有辦法在戰場上四十幾年,打勝仗多過於打敗仗,跑過那麼多極限馬拉松,我都有辦法克服,傳承應該是不會難。我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假如我真的是一個成功者,應該把傳承做好,才是最後的一課。
不管我前面事業做得多麼好,有多麼偉大,多成功,做對了百分之九十九,但是最後一竅沒有搞通,就是一竅不通,前功盡棄。所以再怎麼起衝突,再怎麼困難,應該都有辦法克服,只是心態的問題。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