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進入「短片」時代
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是電影大亨,他的履歷表上,曾工作過的公司有迪士尼跟夢工廠(DreamWorks);惠特曼(Meg Whitman)是科技主管,她的履歷表上的經歷包含eBay跟惠普(Hewlett Packard)。
卡森伯格創立了一家公司,自己擔任董事長,力邀惠特曼擔任執行長。他們的合作引起媒體大篇幅報導,公司至今已經募資超過十億美元。為什麼?因為這家公司代表了好萊塢跟矽谷聯手,看好「短片」的潛力無窮。
這家串流媒體公司名為「一口片」(Quibi,quick bites的縮寫,意為快速地食用)。公司秉持兩大前提,製作電影卡司級的高品質短片。第一個前提是:適合觀眾在手機上觀看;第二個前提是:適合觀眾隨時有零碎空檔時觀看。公司預計於今年年底推出第一部作品。
比方說,總長度不到十分鐘的影片,公司在籌備與拍攝時就專門針對手機小螢幕。如此一來,觀眾不用斷斷續續追長劇,任何時候有一小段空檔就可以看完整個故事,而且不會出現因為使用手機觀片,看不出大螢幕效果的問題。
緊抓民眾的觀片趨勢,「一口片」有可能是娛樂產業的下一個大明星。卡森伯格在接受財星雜誌(Fortune)訪問時表示,五年或十年之後回來看,大家會說:「有電影的年代、電視的年代,然後有「『一口片』的年代。」
公司瞄準十八到三十五歲的年輕觀眾,他們一天當中會有的短暫空檔,例如,通勤搭捷運、排隊買咖啡等。公司把屬於舊時代的影片帶入新時代的模式,賣給觀眾隨選影片的訂閱服務。
然而,身處免費影片看不完的時代,消費者願不願意付錢看片,還需時間證明。去年十一月,YouTube宣布取消公司自製影片付費訂閱的服務,所有的影片改成免費收看。
「一口片」的成與敗,將帶來幾個值得企業思考的問題。其中的一個問題是,現在的消費者如何消化資訊?如果消費者最常用來觀看影片的工具是手機,最常用來觀看影片的時間是片片段段的零碎空檔,最不喜歡的是冗長的影片,那麼公司的廣告應該長什麼樣子,才會有最大效果?
另一個值得企業思考的問題是,現在的消費者願意為何種內容產品付費?當內容以不同形態呈現時,會不會影響他們付費的意願?例如,消費者願意付錢買紙本雜誌,但是一模一樣的內容搬上網站,消費者就習慣免費觀看。
而當消費者願意付費時,他們偏好一次性,還是訂閱式?例如,消費者想聽到一首喜歡的歌時,他才付費下載一首歌,還是他習慣支付月費,能隨選隨聽業者提供的所有歌曲?
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