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學習的輸入與輸出
編輯部報告

學習的輸入與輸出

EMBA雜誌387期 / EMBA雜誌編總編輯方素惠
2018.11.15

 

你讓團隊成員上了很多課程,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沒有明顯的成長。於是你再增加課程,結果也是一樣。
 

這時候,解方很可能不是上更多課程(輸入),而是讓員工設法輸出。日本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指出,關於學習與成長,如果你輸出太少,就算輸入再多也是枉然。輸入指的是大腦透過看或聽,來吸收資訊;輸出指的則是,大腦處理資訊後說出來、寫出來,或付諸行動。
 

研究顯示,輸入時,大腦中的資訊看似增加,其實不然;反而在輸出時,大腦中的資訊會由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成為真正的成長。
 

對主管來說,這個意義是,與其在會議中不斷苦口婆心對員工「輸入」某些觀念,不如運用部分時間,讓員工討論、試做。透過輸出的過程,這個概念才會對員工發揮作用。
 

此外,根據研究,輸入跟輸出的黃金比例是三比七。也就是說,對書裡的內容,用三分鐘來記憶,用七分鐘來分享或練習,這樣的效果最好(見387期「學習的輸入,成長的輸出」)。

 

如果學習是輸入與輸出之間的掌握,創新則是熟悉和新奇之間的拿捏。談到創新,很多人都認為要跳出框框,有全新的創意才是好的創新產品。事實上,一個新產品若一開始太新奇,反而可能讓顧客無法接受。根據研究,創意有一個曲線,要夠新奇,才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但也要有足夠的熟悉度,才能提高產品被接受的機會。
 

舉例來說,臉書推出之前,已經有另一個社交網站校園網絡(CampusNetwork)存在。它不僅更早推出,功能和特色也遠比臉書還先進。為什麼最後它不敵臉書?原因就是,它的應用程式內含太多功能。在那個時候,人們還不太能接受這麼新奇的東西。反而臉書以漸進的方式逐漸增加功能,讓大家慢慢地適應。因此,在一定的型態裡發掘新奇,產品反而更可能暢銷(見387期「將創意變成暢銷商品」)。

 

要提高公司的銷售成績,還有一個秘訣是,對待你的銷售人員,像對待顧客一樣。舉例來說,你會研究顧客的購買流程,減少其中的障礙;同樣地,你也應該幫助銷售人員排除銷售的障礙,例如減少書面報告、行政作業,讓他們把心思放在銷售的核心工作上。
 

另外,公司常會分析高獲利的顧客有哪些特質,希望多找到這樣的顧客;同樣地,公司也應該要分析高績效人員的特質,雇用相似條件的人(見387期「對待銷售人員,像顧客一樣」)。

 

其實更擴大來說,公司不僅應該對待銷售人員如顧客,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其他所有部門的人員。


 

相關文章 ARTICLES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 給老年顧客一個家
進住率百分之百,一年有近三百個國內外團體前往考察,雙連是安養照護領域中的模範生。 ... ...
2017.08.15
READ
悅智全球顧問公司顧問暨事業長游森楨 變動環境,如何規劃年度目標?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公司今年的計畫,有一些目標也沒有達成。隨著第四季的到 ... ...
2020.08.31
READ
熱門話題 恐怖帝國的賺錢秘密
這家小成本恐怖電影的製片公司,它的利潤跟股神巴菲特的公司不相上下;它被媒體形容為 ... ...
2023.10.30
READ
善用微小逆境 打磨你的領導韌性
想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成為更好的領導人, 你要培養的不是堅不可摧的力量, 而是試著 ... ...
2019.02.21
READ
取捨與選擇 一張表格,終結決策拉鋸戰
會議室裡,分成兩派人馬,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爭論。兩個小時過去,大家仍然無法做出決 ... ...
2017.10.11
READ
先找點,再連成線 小步走,讓數位轉型更成功
不是一口氣全面展開,偉大的數位轉型,應該從「小」開始。透過小團隊、小步伐、小實驗 ... ...
2022.03.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