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你的建議怪物

習慣給建議,可能會解決錯的問題,還可能削減部屬的能力和信心。你心中住著哪種建議怪物?該如何趕走他們?
「如果你始終是那個給答案的人,那大家都會很累,很沮喪。」暢銷書作者邦吉史泰(Michael Bungay Stanier)大聲警告,「你會成為瓶頸,讓團隊運作一切變慢,你削弱了你的團隊的力量。」
邦吉史泰是知名的教練與演說家。他出版的「你是來帶人,不是幫部屬做事」(The Coaching Habit)一書,銷售超過七十萬本,是本世紀最暢銷的教練領域書籍。二○一九年,他是Thinkers 50所選出「全球最佳教練與導師」獎項八位入圍者之一。
他是澳洲人,目前定居在加拿大多倫多。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後,他曾擔任顧問,並創辦了蠟筆盒公司(Box of Crayons),一家專注於教練式領導的訓練發展公司。他時常受邀在谷歌(Google)等全球知名企業,或各大型研討會發表演講。
最近,他出版了新書「建議陷阱」(The Advice Trap)。書中,他強調,很多人一聽到別人的問題或情況,就立刻提出想法,給別人建議,這就像內心住著一個建議怪物(advice monster)一樣,隨時都會跑出來。
問題是,當主管喜歡給建議,不但可能解決了錯誤的問題,還會削減部屬的能力和信心。更好的做法是,「保持好奇心久一點,提出更好的問題,這樣你就可以幫助別人找到最佳答案,而不是做一個總是提供答案的人。」他說。
邦吉史泰最近在多倫多接受EMBA雜誌越洋專訪,以下是專訪內容摘要:
■一般人都認為給建議是件好事,你卻稱呼它為建議怪物,為什麼?
□建議怪物的意思是,它有時是一種陷阱。建議本身很好,但是當你覺得和別人談話時,永遠需要介入,並提供建議;或者你必須成為一個有答案、有想法的人,這種習慣,就像建議怪物附身一樣。
當有人談起他的困境,或問你問題,在大約三秒鐘內,你的腦中就會出現意見。即使你不知道情況如何,最好的答案是什麼,甚至真正的問題是什麼,你仍然認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建議。
作為主管,有一種更有力的領導行為,那就是保持好奇心更久一點,提出更好的問題,這樣你就可以幫助別人找到最佳答案,而不是做一個總是提供答案的人。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對很多事情都已經知道了。怎麼讓這類型的主管保持好奇心久一點?
□很多人都寧願做個給建議的人,而不是問問題的人,這樣感覺自己比較聰明,比較重要。
你需要幫助這些人了解,當他不斷給建議所付出的代價。首先,如果你一直給答案,通常會嘗試解決錯誤的問題,因為你認為,第一個問題、第一個挑戰就是真正的挑戰。實際上,第一個挑戰通常不是真正的挑戰。因此,如果你立刻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在浪費時間。
第二點,你的建議並不像你認為得那麼好。我們的大腦會有認知偏見,「不,不,我的建議其實是很好的。」但實際上,因為偏見和受限於經驗,很多時候你的建議有些錯誤,有些過時,不如你想像得那麼好。
問更好的問題
就算你有很好的答案,你還面臨了一個更大的挑戰:領導人的角色是提供建議,還是協助部屬自己發現真正的挑戰,並設法提出他的想法?
比較好的領導行為不是擁有正確的答案,而是幫助團隊解決正確的問題。當你花多一點時間幫助他人自己解決問題,這是你賦權給他們,領導他們。這代表下次,他們會更有自信,更有創意,更可能自己完成工作。因此,如果你認為領導人的工作是使團隊變得更好,使團隊更聰明,那麼重點就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問更好的問題。
如果你始終是那個給答案的人,那大家都會很累,很沮喪。你會成為瓶頸,讓團隊運作一切變慢,你削弱了你的團隊的力量。
■當主管感覺到自己的建議怪物出現了,他應該怎麼做?
□如果你是主管,並且注意到自己的建議怪物,那麼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因為覺察到自己的建議怪物,通常是最難的一件事情。
基本上,建議怪物分成三種,哪一個在你身上最強?一,告訴(tell it),你很喜歡告訴別人你很聰明,永遠有答案嗎?二、拯救(save it),你永遠想要協助別人,拯救世人?三、控制(control it),你希望一切都在掌控,專案永遠按你的想法進行?
一旦你開始注意到這三種建議怪物的行為,你就更容易在它出現時發現它。這時你可以做出選擇,選擇問對方問題,而不是告訴對方他該做什麼。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