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想得更小,做得更多
工作流程整合

想得更小,做得更多

EMBA雜誌41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10.30

 

「『做更多』並不是提高生產力的方法,而是讓自己感到筋疲力竭的捷徑。」查皮爾公司(Zapier)客服主管波登(Matt Boyden)如是說。

 

查皮爾公司提供工作流程整合服務,公司的專長就在幫助客戶提升工作效率。如果「做更多」不是提高生產力的解答,那什麼才是?

 

波登認為,要「做得更多」,必須先「想得更小」。波登在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把重點放在小改進上,一次把一個小改進做到最好,然後再進行下一個小改進,累積起來就能提高生產力。

 

以他帶領的客服部門為例,員工必須透過電子郵件與顧客互動,公司衡量員工績效的一個標準是:一小時平均回覆幾封顧客的電子郵件。

 

波登強調,希望每小時回覆的電子郵件數目夠多,員工必須把許多小事情做好,同時,不做不必要的小事情。例如,可以針對常見的顧客問題製作答案題庫,回覆時將標準答案拿出來使用,再進行必要的內容更改,以節省時間。

 

他將提高生產力分為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列出具有改進空間的小事情。可以是跟工作環境相關,也可以是工作流程的細節,如果自己很難列出待改進事項,可以徵求同事或上司的意見。

 

第二個步驟,挑選清單中的一件小事情,開始著手改進。每件事都花一個星期的時間,集中注意力把它做得更好。如同使用顯微鏡來觀察這件事,每天都嘗試一個可能改進這件事的方法,了解可行與不可行的部分。做出改變後,可以請身旁的人給予回饋。

 

第三個步驟,跟共事者分享改進成果。不要只是說:「這個星期,我平均每個小時可以回覆六封電子郵件。」而要說:「這個星期,我盡量運用常見顧客問題的答案題庫,因此平均每個小時可以回覆六封電子郵件。」

 

波登認為,這樣做可以提醒自己與對方,持續聚焦於改進小事情,能累積出大成果,畢竟成功並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

 

第四個步驟,小兵立大功。如果目標一下子就設定得又大又抽象,例如,「我要成為一位更好的主管」,容易令人心生畏懼。把目標拆成幾個部分,一件小事做完再做一件,可以減少壓力,也比較能夠掌控事情進度。

 

把「我要成為一位更好的主管」,拆解成可以立刻採取行動的各個環節,例如,「每個星期我要安排一小時,跟我的團隊成員互動」,更能增加自己執行計畫的可能性。

 

波登總結,把步驟一到步驟四化為習慣,不斷循環重複後,你很可能會發現,專心把小事都做好,大事自然跟著水到渠成。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問題推不動,效率太低落? 原來,關鍵就在摩擦力
過時的規則、繁複的流程,每一個步驟都在拖累你的效率,你是否也覺得工作中充滿各種障 ... ...
2024.02.27
READ
編輯部報告 你最近在學什麼?
「未來,詢問部屬『你在學什麼』的次數,應該和問『你在忙什麼』差不多。」當員工提高 ... ...
2021.11.29
READ
哈佛醫學院教練學院創辦人克芙曼 (Carol Kauffman) 如何面對負能量,以及難相處的上司
環境充滿不確定的,每個人都承受巨大壓力,也暴露在各種負能量之下。當身邊的人不停抱 ... ...
2021.08.31
READ
個人管理 從九型人格看新年目標
一年初始,許多人都會設定新年目標。先了解自己的個性,以及行為的背後原因,有助於讓 ... ...
2022.12.28
READ
政壇素人明星石丸伸二 為自己覺得奇怪的事發聲
以素人之姿拿下東京都知事選舉第二高票,安藝高田市前市長石丸伸二,曾在會議中大聲斥 ... ...
2024.07.31
READ
個人管理 讓成功不再有負擔
你是否曾經翻山越嶺,好不容易達成目標,卻感覺失落?例如,許多人夢想升職、達成里程 ... ...
2024.12.1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