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北極星,發揮駭客精神
以提供餐廳簡易、彈性的POS點餐系統出發,二○一二年成立的iChef,近年來穩定成長,餐廳客戶數超過八千家。面對環境的變動,團隊如何一路探索學習?創業過程中,又曾因為哪些錯誤,學到寶貴的功課?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iChef,都是從徐重仁辭去公司董事長的新聞開始的。
這件事對公司帶來的學習是什麼?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一開始輕輕帶過,「就是可以把溝通做得再好一點。」接著他回憶,事情發生後,他去彰化拜訪客戶,客戶沒有像別人一樣提起這個新聞,他忍不住問對方有看到新聞嗎?對方說,「有啊!可是我相信你們,必須要有你們這樣的做法。」
「那一刻,我對於公司經營的理解完全不同了,那一刻我發現我是被信任的。」他說,「在創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滿跟沮喪,但不用害怕,這是我們自己心理的功課。」到此,他也抑不住有些動容。
在創立iChef前,程開佑在麥當勞中國策略部擔任菜單策略總監。二○一二年,他和松山高中的兩位同學,以及另一位朋友一起創立iChef,提供餐廳簡單、具彈性的POS(Point of Sale)點餐系統與數據分析服務。
今天,iChef餐廳客戶數超過八千家,市場包括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二○一九年公司營收近兩億元,過去幾年都有約三○%的穩定成長。二○二○年九月,公司再獲新一輪約一.五億元的資金挹注。
程開佑指出,採取敏捷式(Agile)管理,是公司能夠在不確定中,一路摸索成長的重要關鍵。公司的每個產品團隊都像細胞一樣,是個單一的完全體。「這變成我們的DNA,一方面建立願景,但一方面要科學務實地去檢視我們在做的事。」他說。
他強調,iChef透過設立北極星指標,來指引團隊發展駭客精神,用突破傳統的方式,解決客戶的問題。公司的產品設計獲得德國 iF Gold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以及日本優良設計獎等殊榮。
iChef如何迎戰這個多變的環境,一步步成長?在創業過程中又曾經繳過哪些學費?程開佑最近接受本刊專訪,以下是專訪的內容摘要:
■現在回頭來看,創業以來有什麼比較重大的決定,影響了之後公司的發展?
□我想分享的是,我們用敏捷式管理的方法。開始做iChef時,我們其實不知道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我們四個創辦人中唯一會寫程式的人,根本沒有寫過APP。面對環境的不確定性,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其實是無知的,即便到今天都依然是這樣。
第二,在團隊擴張時你會發現,很多技能跟工作方式和以前都不一樣了。職能的發展不是線性的,不是不斷積累的,不是資深的人一定比別人更有能力。就像程式的寫法一直在變,你不可能在一件事情上永遠是有經驗的,所以要接受自己的無能,設法去合作。
因此,我們採取了敏捷式管理。過去的專案管理是,在指定的時間,指定的資源之下,完成指定的工作範疇,比如說蓋一座水壩。但在軟體開發上,沒辦法事先知道要花多久,而是在過程中才會了解。
所以敏捷式開發對應不確定性的方法是,固定住資源跟時間,但可以把規格(scope)縮小,用短的週期來進行討論跟回應。在敏捷式的組織裡,你會有六、七個比較核心的管理團隊成員,去決定優先要務,建立各個任務小組(task force)、指派負責人,然後排除團隊碰到的障礙。
我們現在大概有六個產品團隊,但每個產品團隊都是單一的完全體,每個團隊裡都有前端、後端的iOS工程師、設計師,跟產品經理(PM)等等,這會讓團隊反應的速度更快。傳統上,產品經理是協調進程,但他不能決定產品規格,產品規格通常是客戶或老闆決定的。但我們產品經理可以決定規格,可以決定要做什麼功能,這是很特別的。
前面提到,認知到自己的無知無能,在這個情況下要管理團隊,所以我們發展出北極星指標。不是去設計完成這件事的KPI,而是去設計我們在追求某一件事,但這件事必須可以被追求跟量化。
■什麼會是你們的北極星指標?
□例如,我們跟Uber Eats整合功能,在追求的是想增加外送的使用(usage),我不在乎用什麼功能,專案經理可以自己去想、去判斷。透過設立這個北極星指標,發展出hack(駭客)精神,大家可以去hack這件事到底是還差了什麼,或者如果我放了這個東西後,會不會發生改變。
這麼一來,你就會產生多工複合的專案小組。例如,依服務的市場區塊切分,我們廣告組服務的是還沒成為客戶的人,他們需要哪些訊息和活動;社群組服務的是我們的八千家客戶,他們會有他們需要知道的訊息,和可以參加的活動。也就是,我們沒有一個組是專門辦活動的。
我們過去沒有人做過餐廳POS系統,沒有人能真的回答這件事情,任何人的觀點都只是一個觀點,所以事情都需要被討論,要被檢驗。重點不是有做法,而是那個做法是不是真的有效,所以就來試試看。我們共同服務的是那一個結果,誰的做法可以服務到那個結果,那就是對的。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