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要贏,你的戰場應該在哪裡?
專訪策略大師馬丁 (Roger Martin)

要贏,你的戰場應該在哪裡?

EMBA雜誌41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1.05.31

 

眼前的問題,是因為我們做了哪些選擇?這和我們的抱負之間,有哪些差距?我們要選擇哪個戰場?要如何獲勝?策略不是計劃,策略是選擇。


「你是怎麼做到的?」他的教授驚訝地問他。


全球知名的策略大師馬丁(Roger Martin)在念大學時,曾經擔任志工,輔導為成績掙扎的學生。


很快地,負責這個方案的教授就發現,不論是什麼科系的學生,只要交給他,就算是他自己沒有學過的科目,他也能有效提高對方的成績。在所有的志工學生中,只有他有這個能力。


「我的方法是,了解你是如何學習的,你在課堂上做什麼,給我看看你的筆記。」他從問問題開始,了解現狀和理想的差距,並且引導對方把重點放在新方法和能力上。


他展現出來的這個潛能,在日後大放異彩。二○一七年,他獲Thinkers50推選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商業思想家,二○一九年全球排名第二。


馬丁是加拿大人,哈佛商學院畢業。他曾任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商學院院長,並撰寫了「玩成大贏家」(Playing to Win)等十二本書籍。


他也是寶僑(P&G)、樂高等全球頂尖企業的顧問。多年來,他獨創或共同創立的管理觀念包括,今天大家琅琅上口的整合思維(integrative thinking),以及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他觀察,很多公司說他們有策略,其實沒有,他們有的是「計劃」。例如,公司的願景是成為大中華區排名第一的CNC工具機公司,接著公司會盡可能列出每項做法,形成一張清單。「其中每一項都很聰明,但是他們加起來不會讓你成為大中華區排名第一的CNC工具機公司。這是策略上的大問題。」他說。


他強調,策略是一種整合的選擇(integrative choices),是對於抱負、戰場,以及獲勝方法的選擇,這些選擇相互配套,彼此強化。


馬丁最近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接受本刊專訪,深入分析如何才能發展出好的策略。以下是專訪內容摘要:

■你認為疫情會如何改變企業經營?


□我不能說一定會,但我希望的是,企業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做幾件事情。首先,認知到企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經濟也是一個複雜的適應性系統,它們必須對系統進行更多的培育。


我希望企業能學習到前線員工的重要性。今天,阻止經濟完全陷入困境的,是這些在疫情中在零售業現場,以極低工資工作的人。他們必須用生命面對新冠疫情的威脅。


我希望企業經過疫情之後會說,天啊,我們每小時給他們十美元或最低工資,在疫情中我們卻需要他們,而他們冒著比我坐在主管辦公室更大的風險。因此,我希望人們認知到,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彼此。


你應該尊重這些員工,並提出一個問題:從長遠來看,怎麼做對企業整體而言是好的?


■你在疫情期間出版了新書「多不一定好」(When More Is Not Better),想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


□對我來說,我要對企業領導者說幾件事,其中一項就是要理解到,在企業裡,鬆弛(slack)並不是敵人。


為了擺脫鬆弛,人們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努力,想找出真正需要的員工到底是多少?我們設法降低成本,並確保沒有多餘的冗員。但是,隨後你發現顧客消失了,而最大的威脅是誰?網路。顧客覺得,既然實體服務沒有更好,那我不如在網路上買。


第二個重要訊息是,要小心簡化論(reductionism)。過去大學說,我們會教你一些行銷、財務、人力資源知識,好像這些科目彼此獨立一樣。畢業之後,年輕人開始工作,也是在穀倉(silo)裡工作。
這種簡化主義有個傾向,會將公司當作機器看待,以為你可以獨立思考這些系統,例如車子的推進系統、空調系統、煞車系統,並管理它。


企業領導者必須設法對抗分離和簡化的傾向。請記住,最佳的鬆弛等級不是零;請記住,你要管理的是複雜的適應系統,而不是機器,你無法將它分為孤立單位,你必須處理連結。我特別要對執行長說的是,如果你不致力於在各部門之間建立聯繫,那麼沒有任何人會這麼做。


■你曾經說,很多公司的策略規劃流程都是錯的,怎麼說?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策略規劃都是先勾勒願景,但願景是一個抽象的問題,往往是非常崇高的東西。例如,你想要成為大中華區排名第一的CNC工具機公司,然後你們盡可能列出每項聰明的做法,形成一張清單。其中每一項都很聰明,但是它們加起來不會讓你成為大中華區排名第一的CNC工具機公司。這是策略上的大問題。


通常在公司裡,清單上的哪些方案會被執行?這取決於這些人在組織的權力,或他們積極主動的程度。這是策略規劃最糟糕的方法,這叫作「計劃」。有一種方法可以了解,你的公司是否有很糟糕的策略:如果你的策略是複數,例如,「我們有十個策略。」因為公司將每個計劃都稱為策略,這是對「策略」一詞的誤用。


「策略」是一種整合的選擇,是對於抱負、戰場,以及獲勝方法的選擇,這些選擇可以相互配套,相互強化。相反地,「計劃」是決定一堆要做的事,然後去做。那不是策略。


策略是解決問題的技巧


■因此當你在協助領導人解決問題,發展策略時,你會問他們什麼樣的問題,來引導他們思考?


□本質上,我認為策略是解決問題的技巧,幫助你讓問題消失。我有大約十二位執行長,我固定持續為他們提供諮詢。我的方式是討論,你想要讓它消失的問題是什麼。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18期

 

※本文會在6/17【EMBA雜誌線上讀書會】中,由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導讀分享,並帶領討論,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參加!>>點我看更多

  

相關文章 ARTICLES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暨CEO張瑞敏 有一種病叫作「大企業病」
獨創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如何讓海爾轉型成全球頂尖白色家電品牌? ...
2019.11.28
READ
羅技電子台港澳區總經理施前江 領導人的工作是讓團隊「相信」
面對成熟的市場,公司市佔率已經七成,領導人要怎麼創造成長?第一次挑戰沒有成功,兩 ... ...
2023.07.31
READ
進攻?還是防禦? 找出致勝途徑,打造公司成長策略
在打造成長策略時,該選擇「擠牛奶」的方式,賣給既有顧客更多產品,還是該採取「地區 ... ...
2021.09.30
READ
承諾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游淑玫 如何挽回顧客對公司的信心?
我們是一家食品公司,幾個月前,有顧客反應在公司的某項產品內發現異物,並上網發文。 ... ...
2022.06.30
READ
中興保全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林建涵 永遠都要想,客戶需求是什麼?
治安越來越好,保全的價值是什麼?為了尋找新成長,中保科重新思考客戶需求。從一家保 ... ...
2021.09.30
READ
暢銷書作者李夏琳 Charlene Li AI時代的新領導力
面對AI浪潮,公司不只要追求「要怎麼做得更好」,更要思考「能不能換一種做法」。重 ... ...
2025.03.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