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第一支疫苗,讓大眾接種疫苗的大功臣
接種疫苗的人數逐漸增加,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推出全球第一支疫苗的輝瑞執行長博爾拉,是一大功臣。為了不讓官僚拖慢腳步,他拒絕政府經費,同時搶先行銷爭取訂單。
近幾個月來,台灣每天的新聞焦點、網路的熱門搜尋關鍵字,通通都是接種疫苗。從疫苗何時能買到,到要打哪一種疫苗,再到何時可以接種,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疫苗成了全球民眾的希望。
而疫苗問世背後的一大功臣就是,輝瑞大藥廠(Pfizer)的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在疫情與各界壓力之下,博爾拉做出了許多策略上的取捨,以及大膽但有根據的賭注,讓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BNT疫苗搶先問世,讓民眾接種疫苗,為公司和全球帶來劃時代的影響。
博爾拉在輝瑞有超過二十五年資歷。二○一九年,原先擔任營運長的他,從恩師瑞德(Ian Read)手中,接過執行長之位。但就在新官上任,腳步都還沒站穩之際,新冠疫情便暴風式席捲了全球。
這讓他面臨了一般製藥公司領導人,所不用面對的情況與抉擇。博爾拉當機立斷,集中公司資源,以催生新冠疫苗。該疫苗最終搶先獲得授權,讓許多人得以接種疫苗,成為如今全球對抗疫情的重要武器之一。
財星雜誌(Fortune)今年六月的報導指出,輝瑞至今已向全球約一百個國家,提供了超過七億劑疫苗,光是美國本土的BNT疫苗接種疫苗數,就已達到約一億七千九百萬。輝瑞原先預估,今年疫苗營收將達一百五十億美元,如今數字已上調至二百六十億美元。
這一支疫苗,像是聖經中摩西分海的手杖,為大眾指出一條遠離病毒的健康之路,為企業指出一條經濟復甦的道路。這樣的成就,博爾拉的領導與決策能力功不可沒。
接種疫苗背後的功臣
首先,為了不讓政府的官僚體系拖累研發速度,他拒絕了政府經費,使得其疫苗得以搶先問世。過程中,為了提升疫苗產量,他斥重資升級設備、擴大規模,並優化製程。疫苗問世後,為了平衡公司獲利與公共利益,他推動疫苗以三種價位供應,讓接種疫苗能更公平地普及於全世界。
去年中,美國政府為了加速新冠疫苗研發,乃至於大規模製造與銷售,發起了一個名為「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即OWS)的計畫,採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模式,由政府為屬意的公司,補助疫苗研發經費。
然而,當美國官方代表與輝瑞接洽時,博爾拉拒絕了。這個抉擇不只是因為營收在四百億美元之譜的輝瑞,經得起自負風險,更是因為若拿了官方資金,行動必然受官僚體系束縛,大小事件都得一一報告,研究的過程也可能被介入等等。
因此,輝瑞寧可自己投入經費,用錢換自由與速度。然而,博爾拉也向美國官方提出另一個提議,希望政府可以先與輝瑞達成購買協議,以保障疫苗成功研發後,一定有買家,也就是政府。
接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輝瑞就用mRNA技術,針對這噩夢般的病毒,研發出疫苗,成為第一個獲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許可的疫苗。
在宣布與美國政府簽訂的合約時,博爾拉說:「我們很早就決定,在風險自負的情況下,開始臨床實驗與大規模製造疫苗,以確保一旦臨床實驗通過,就立刻能夠供應該產品。」而這點他賭對了。
事實上,早在去年五月開始測試接種疫苗之時,輝瑞就發動了全球性的行銷,反映了對其產品的莫大信心。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報導指出,英國於七月就下單,承諾購買三千萬劑,後來進一步追加到四千萬劑。美國政府OWS計畫也在不久後,下了一張十九億五千萬美元的訂單,換取一億劑疫苗。
而隨著實驗數據出爐,各國購買的意願也更高漲。輝瑞在此所踏出的成功的一步是,與以色列政府協議,自去年十二月起供應疫苗給以色列,換取該國成為其接種疫苗的實測地點。以色列人口約有九百餘萬,為BNT疫苗提供了極大的實驗母體,使公司得以用來證明其效果,並成為宣傳的依據。
為了研發新冠疫苗,輝瑞投入了二十億美元,連名聲也跟著押上,為何博爾拉有信心做出這麼大的賭注?
博爾拉在今年六月舉辦的CNBC的全球發展高峰會(CNBC Evolve Global Summit)上指出,這是一個原則問題。「是否該研發新冠疫苗」是一個沒有參考資料的艱難問題,但現況就是「如果我們沒辦法在急需疫苗時找出解決方案,那麼全世界所面對的問題,遠比我們損失二十億美元還要重大。當我從這個角度看事情,要如何選擇就變得很容易了。」那就是非做不可。
他認為,若是失敗了,輝瑞雖會遭受重擊,但不會因此就垮了。「從另一方面來說,輝瑞會因為選擇了正確的道路,而流芳百世。這是我的觀點,也是董事會的觀點。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走上這條路。」他說道。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