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動機背後的秘密
許多公司都認為,提供金錢誘因能讓員工更投入工作,但獎勵結束後,往往一切又歸於平常,甚至比原先更糟。員工的動力來源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激發長期的工作士氣和生產力?
為了獎勵員工在專案中的傑出表現,公司特地頒發一筆獎金,讓員工又驚又喜;為了讚許孩子看醫生時不哭不鬧,父母把錢投進電動搖搖車,讓孩子在搖搖車上笑開懷。但是當獎金頒發完畢之後,搖搖車停止之後呢?
在人生與職場中,很多人常透過提供某樣誘因,希望給予自己或他人做某件事的動機。然而,人的動機遠比獎金和搖搖車複雜,因此,我們會看到某些人投身於投資報酬率不成比例的活動,卻依然甘之如飴。
動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艾瑞利(Dan Ariely),是暢銷書「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等書籍作者。他在新作「報酬:動機背後的邏輯」(Payoff)一書中,探討人的動機如何因他人的不經意行為而被摧毀,以及有錢為何不一定能使鬼推磨。
除此之外,他也探究人們如何強烈地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所意義,以及如何與他人產生聯繫。其中,被認可的渴望、對成就感的追尋、想要創造的動力等等無形的情感力量,又扮演了怎樣的關鍵角色。
對人性與動機多一分了解,我們就能更輕易地避開誤區,將自己或他人導往正確的方向。而且並不需要威嚇利誘,因為對方的行為完全是發自內心的。
壓垮動力的薛西佛斯巨石
在希臘神話中,薛西佛斯因受到神祇懲罰,而必須將巨石推上陡峭的山坡。然而每當他抵達山頂,巨石又會再次滾落山下,他的努力因此徒勞無功,而且永無止盡。
事實上,在人生中,我們也不乏這樣的薛西佛斯情境。艾瑞利舉了某家軟體公司的真實例子。該公司的工程師團隊在幾年前被授予重任,要開發出某一項突破性產品。他們以此關鍵的任務為榮,也深信這項創新將讓公司改頭換面。因為這信念,團隊甘願地焚膏繼晷,日復一日。
但好景不常,某天,公司執行長一句話就取消了專案,讓所有人的心血付諸流水。在這個事件之後,團隊軍心潰散。數名資深、有才華的工程師,更因為對公司感到心寒而琵琶別抱。
根據蓋洛普公司(Gallup)的調查,以美國職場來說,有半數的員工對於自己的工作並不投入(disengaged)。艾瑞利指出,部分原因來自於,從工業大革命時代沿用至今的管理邏輯。也就是,很多人認為,員工勞動純粹是為了換取應有的薪酬,他們並不太在意自己的工作成果。因此,工作是否有意義,並非員工關切的重點。
但真是如此嗎?艾瑞利曾進行了一項實驗。實驗中,研究人員先是要求受試者組合一個樂高生化戰士(Lego Bionicles),來換取兩美元的金錢獎勵。但當他完成之後,研究人員會詢問他是否願意,以更低的代價再組一個,這次是一‧八九美元。對方若願意,這程序就會反覆進行。每當受試者完成一個生化戰士,研究人員會再開比前一次更低十一美分的價碼,不斷重複,直到受試者認為,開價已低到不值得他費工夫為止。
不過兩組受試者面對的情境有些許的不同。兩組受試者都被告知,他所組合的生化戰士,於實驗結束後將會全被拆開,好讓下一個受試者使用。第一組,每完成一個生化戰士,研究人員會先將其收到桌子底下,等會兒再拆;而第二組則是眼睜睜看著研究人員接過自己剛完成的樂高戰士,開始大拆特拆,再將零件收進盒子裡。
如果「勞動只是為了酬勞」的預設為真,那麼這個小差異應該沒有影響。然而,第二組受試者卻因此較早喊停,平均比第一組少做了四次。這是因為第一個組別,所經歷的是「有意義」的狀態,他們得以感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第二個組別所經歷的則是「薛西佛斯」狀態,得親眼目睹苦心毀於一旦。
在另一個實驗中,他們要求受試者從一張亂數印著字母的紙上,將同字母相鄰者找出來。一樣有金錢獎勵,而金錢獎勵一樣逐漸遞減。在這個實驗中,三組受試者面對三個不同情景。「認可」組的受試者必須將名字寫在左上角,研究人員在接過他完成的任務後,會在他面前仔細地瀏覽一番,說聲「嗯」,接著才將紙張面朝下放在桌子左側。
相對的,「忽略」組的受試者不用寫名字,研究人員接過紙張後,僅直接將它放到桌子左側,沒有任何認可的動作。在「破碎」組的情境當中,研究人員更是直接就將紙送進了碎紙機。結果是,「認可」組平均在獎勵降至十五美分時放棄,但其他兩組卻分別在二七‧五美分,與二十九美分時便喊停。不只如此,「忽略」組的結果,僅比「破碎」組低一‧五美分,代表付出被忽視,竟然跟成果被摧毀所造成的傷害不相上下。
這些實驗結果顯示了工作是否有意義,以及付出是否被認可,對人的動力影響甚鉅。滿足了這些條件,人們可能願意在金錢酬勞較低的情況下,付出更多的努力。
越挑戰,越珍惜
艾瑞利指出,要使人更努力,一個要點便是,將員工視為獨立的個體。他因為創意與智慧,而受到欣賞與敬重,而非只是一個被利用的對象。
一個揮灑的空間,加上幾句誠摯的讚許,以及自己有所進步與成就的感受,這些就是推進人們的動力。艾瑞利指出,在成人的世界中,公司就如同父母,既能是助力,也能是阻力;既能啟發心智,也能成為束縛。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