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家的暖心與創新
打造有真正靈魂的機器人、讓身心障礙者的藝術家之路更順遂……,面對各種艱難的社會議題,有一群破壞式創新者挺身而出。他們如何連結不同的兩端?如何創造出一般人想都沒想過的產品?
面對社會議題、面對過去從未出現過的挑戰,大多數人選擇默默承受,但卻有少數人設法打破既有的框架,創造全新的價值,甚至改變市場規則。這些「沒人做,就由我來做」的破壞式創新者,究竟是如何誕生的?他們是如何看待挑戰的?
日經BP綜合研究所在最近出版的新書「破壞式創新者」(破壊的イノベーター、その視界)中,專訪了十五組解決社會議題的破壞式創新者,他們分別在各個不同領域創造全新價值,在為社會帶來變革的同時,也幫助了他人,創造更平等的機會。
Ory Lab科技公司社長吉藤健太朗
擁有靈魂的分身機器人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今天有許多企業導入機器人店員,來服務顧客。不過,在Ory Lab營運的咖啡廳裡,這些機器人不一樣。在他們冰冷外殼底下,有一顆炙熱的心。他們是Ory Lab社長吉藤健太朗所開發的分身機器人織姬(OriHime)。
這些機器人之所以有「分身」兩個字,是因為機器人並非由毫無情感的軟體控制,而是由真人操控,而那些操控者全都是身體無法自由活動的漸凍症患者或癱瘓者。他們透過平板上的視覺控制軟體,操控機器人與顧客互動,完成飲料配送、結帳等各種大小任務。目前大約有七十名這類患者,在此咖啡廳就業。
吉藤健太朗之所以有這樣的靈感是因為,小學至中學期間他曾因生病,整整三年無法上學,只能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他非常能夠理解那種躺在床上動彈不得,感覺自己不再「被需要」的孤獨感。或許有些人認為,既然身體無法自由活動,就不應該妄想擁有社交,甚至是工作,可是,許多身體無法正常活動的人,他們的心智功能是正常的,和正常人一樣也渴望與人互動。如果可能,他們也希望能自食其力。
療癒患者的心
這些機器人就像是操控者的分身一般,讓操控者自由地與他人互動、溝通,在消除「孤獨感」的同時,療癒了患者的心靈,同時也創造了就業機會。織姬讓這些身體不便的人彷佛可以瞬間移動,例如,某些操控者可以在結束咖啡廳的工作之後,稍作休息,接著開始另外一份工作。
用來操控分身機器人的視覺控制軟體要價四十五萬日圓,但透過政府的補助,價格變得相當親民,只需要四‧五萬日圓就可購入,因而讓這種做法更加普及。不光是分身機器人咖啡廳,現在已經有更多的殘疾人士透過此機器人,在摩斯漢堡(無人收銀)、NTT服務台等處就業。二○二○年七月,OryLab更開始提供人力仲介服務「阿凡達公會」(Avatar Guild),專門為外出困難者介紹工作。
除了一般服務之外,在新冠肺炎的疫情期間,織姬也是十分好用的防疫工具。他可以串起被隔離者與外界,讓雙方看見彼此的狀況,並且簡單互動。某些因為疾病而暫時無法上學的學生,也能透過租借此機器人,實現遠程上課的需求。此外,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有些人會把織姬放在老家,透過操作機器人,陪伴雙親一起看電視。
日經BP綜合研究所指出,如果只是單看事情的一面,就看不到其他的面向。打破「理所當然」,才能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分身機器人讓人就算生病無法外出,仍然可以實現遠距溝通或工作,就是一種典型的破壞式創新。開發者吉藤健太朗當初研究的是AI和人類之間的溝通。然而他發現,人類終究還是無法和AI成為朋友。於是,他從原子小金剛那種「機器和人類交流」的幻想中跳了出來,之後才發想出協助人和人溝通交流用的分身機器人。
另外,「沒人做,就由我來做」的想法,也是破壞式創新者,創造全新價值的必備思維,以及行動原則。吉藤健太朗所追求的「消滅孤獨」的機器並不存在,所以他選擇由自己去創造。
吉藤健太朗認為,創業的人可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擴大公司本身的創業類型,他們把公司當成組織,把熱情投注在擴大公司規模、提高營業額上;另一種則是把創業當成達成目的的一種工具或手段。他自己屬於後者。
為了消除孤獨,他認為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組織,用那個組織養活自己,同時建立一套在自己離開後也不會改變的社會系統,因此他決定創業。吉藤健太朗指出,如果你是屬於後者,就必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同時讓自己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