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革命,讓AI走進你生活
你以為你在跟真人聊天,你以為你在看真人寫的文案,其實和你互動的是,最近超級熱門的ChaptGPT聊天機器人。這個讓全民隨手使用,衝擊全世界的AI科技,幕後的推手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為什麼它能做到谷歌等巨人不能的事?
過去幾個月,OpenAI成為了矽谷最引人熱議的新創公司。這家受微軟(Microsoft)資金挹注的人工智慧研發公司,去年底憑藉著功能強大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橫空出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掀起人工智慧究竟會不會取代人類等激烈的討論。
許多人對OpenAI這家公司感到好奇。事實上,OpenAI並不是一家最近才崛起的新創公司,它創立於二○一五年,最初是一家非營利型的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實驗室創立的出發點是對於人工智慧的警覺與期望。
團隊明白,人工智慧的強大將成為一把雙面刃,因此希望以對人類有益的方式發展人工智慧。此外,團隊也相信,未來將發展出智能等同人類(甚至超越)的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即AGI),因而希望能搶先打造AGI,以確保它對人類而言是友善而安全的。
除了因ChatGPT聊天機器人而爆紅之外,OpenAI的共同創辦人陣容也相當驚人,皆是矽谷赫赫有名的人物。例如,特斯拉(Tesla)CEO馬斯克(Elon Musk)、領英(LinkedIn)共同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以及新創公司孵化器Y組合器(Y Combinator)前總裁奧特曼(Sam Altman)等等。
但即使有矽谷大佬護航,以及一群菁英科學家,依然無法讓OpenAI持續運作。主要是因為人工智慧的研發需要大筆的資金,如果僅是依靠捐款等非營利方式,很難維持研究。
於是,公司在二○一九年改變經營策略,從原本的非營利組織,轉型為有限獲利(capped-profit)的人工智慧研究公司,以求更快速籌得資金。公司強調,發展人工智慧為人類謀福祉的理念從未動搖,營利只是為了便於獲得資金。
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奧特曼,就在此關鍵時刻接任執行長之職。在他的領導下,公司開始偏重於商業性質的專案,企圖開拓營收,並與微軟(Microsoft)形成策略聯盟。
OpenAI的新走向造成內部的分歧,以及某些成員的出走。然而,當外界質疑這個原本理念崇高的組織,如今是否只在乎獲利時,這樣的轉變確實給了該公司一條生路。
理想與現實的拉鋸
從非營利到營利,OpenAI策略方向的轉變,反映的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拉鋸。
最初走非營利路線,一大要因就是可以免於短期獲利壓力,為長遠目標而努力。其官方網站上便指出:「因我們得以在沒有財務責任的情況下進行研究,才更能專注於對人類創造正面影響。」公司指出,這麼做讓他們可以「為每個人創造價值,而不是為了股東。」
「為了人類福祉而開發人工智慧」的利他形象,除了對公司內部具有重要意義之外,對外也為公司建立了一個崇高的形象,因此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加入團隊。
然而,公司很快就意識到,他們需要有更充裕的資源,才不會被競爭對手拋下,特別當對手是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等巨頭時。而這些資源都需要錢,而且是很多錢。
因而他們需要一個能夠快速賺錢的新營運模式,但在同時也必須不偏離原本的使命。最後,他們得到的結論是,在二○一九年設立一個名為OpenAI LP的「有限獲利」分支,此營利組織也是我們現在談到OpenAI時所指的公司,但原本的非營利組織仍舊存在。
MIT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指出,營利化將使OpenAI更容易吸引外來的資金,也更便於創造營收。但為了確保OpenAI不因投資人而脫離原本的使命,OpenAI將受公司原本的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監督。
公司對有限獲利的設定是,未來即便公司獲得了商業性的成功,投資人(與員工)所獲得的回報會是有限的,超過限額的獲利則會回饋給非營利組織,理想上是希望有利於人工智慧的研發。
根據其官方部落格,目前預設第一輪投資人所得的回報限額為投資金額的一百倍,也就是投資一百萬元的話,最多取回一億元。因這個回報倍數相當可觀,獲利要超出限額、得以挹注非營利組織相當困難,因此引來外界質疑這個規則是否形同虛設。
但假設OpenAI未來獲利確實可與當下的科技巨擘相比,因此滿足上述條件,那麼其經營模式便能兼顧獲利與社會責任,也將成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連續科技創業家的加入
就在組織甫轉型的這個重要關卡,奧特曼接下了執行長棒子,他雖然相當年輕,卻是個經驗豐富的創業家。他從史丹佛大學中輟後,就在Y組合器的資助下成立了第一家公司,並在未滿三十歲之際就成了Y組合器的總裁。
財星雜誌(Fortune)形容奧特曼為:「比起在工程學方面的功績,更因其商業頭腦而聞名的連續科技創業家」。這樣的他,在成為OpenAI掌舵人後,便致力於將其科技商業化,以求變現,開拓營收。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