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停頓,讓溝通更有效
個人管理

停頓,讓溝通更有效

EMBA雜誌46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2.30

 

在一個講求快速的時代,在談話中用更少的話語或是停頓,可以凸顯核心訊息,並且放大溝通的力量。 


很多人常陷入一個誤區,總以為說得越多,效果一定會更好。然而,事實卻不一定如此。有時,過多解釋不只降低溝通效率,還會模糊重點,把聽者帶進迷宮。


在表達時過度解釋,往往會削弱溝通效果。商業行為顧問漢密爾頓(Diane Hamilton)在富比士雜誌(Forbes)撰文指出,人們在溝通時,時常感覺需要填補每一個空白,全面覆蓋每一個角度,原因在於讓自己有安全感。


然而,人類一次只能處理有限的訊息量,一旦對話中有太多解釋,聽者就會迷失方向。因此,巧妙的溝通秘訣不是說得更多,而是知道適時地停頓與聆聽,這麼做也可以讓對方感受自己參與其中。


對話時的沉默,會使人感到不安。舉例來說,在面試中,面對主考官的提問時,求職者通常會有強烈的衝動,想迅速填補空氣中的所有空白,給出全面的解釋。不過,這樣做會稀釋重點訊息的價值。適時地在言談中停頓,會讓對方覺得回應有深度。  


談話時保留停頓的做法,也能幫助彼此正確理解。當你表達完一個想法後,稍作停頓讓對方有機會消化,能讓交流更順暢。漢密爾頓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重述聽到的內容,以確認他們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是一種簡單的方法,確保掌握真正的訊息,停下來反思,並回應已聽到的內容,不僅可以提升清晰度,還讓溝通更聚焦。


那麼,該如何在說與聽之間找到平衡呢?每個人的溝通習慣都不同,內向型的人或許能夠輕鬆適應在言語間停頓,然而外向型的人則常常急於回應。這時,不妨透過簡單的技巧來避免尷尬,例如,說一句「這是個好問題,讓我想一想。」可以表明自己正在思考,既讓對話有喘息的空間,也避免讓人覺得不自在。 


此外,溝通中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也非常重要,肢體語言往往能夠透露對方的需求,這些細節有助於調整自己的語氣與節奏,達到更有效的交流。例如,向客戶簡報到關鍵的價格時,客戶突然雙臂抱胸,你可以說:「如果擔心價格,可以再討論能如何符合需求。」


談話中的停頓不是軟弱,而是力量的展現。它給予雙方呼吸的空間,創造連結,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對話的參與者。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在系統中,我們都需要彼此
專訪他的時候是五月十二日,台灣的疫情還沒有爆發。待一星期後編輯把文章整理出來時, ... ...
2021.05.31
READ
正面思考 快樂是一種選擇
無數研究顯示,人們其實可以透過努力,改進每天日常的正負面感覺,以及對人生的整體滿 ... ...
2017.02.09
READ
自我檢測 自信?還是自大?
一家幼稚園的畢業典禮,不只頒給表現好的孩童獎狀,而是找出各種名目,讓每個孩子都可 ... ...
2017.04.13
READ
決策力等於生產力 好主管要在兩分鐘內做決策
哪種會議能幫助部屬成長,同時加快決策?哪樣的提案方式,能讓簡報、討論、決策,在十 ... ...
2019.05.01
READ
個人管理 永遠不要獨自哭泣
去年夏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問卷調查了將近兩千位成年人,結果顯示,有高達兩 ... ...
2023.07.31
READ
資深訓練顧問馬蒂內利 Melanie Martinelli 破解訓練誤區,讓學習更有成效
企業教育訓練的重點不是只有「學到了什麼」,而應該要幫助學員「做到什麼」,才能讓學 ... ...
2025.02.25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