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更好的傾聽者
只聽話語表面的意思,只想趕快接話或發表意見,小心!你已經成為膚淺的傾聽者。如何成為更好的傾聽者,了解對方真正想說的,甚至讓自己在談話中有所學習?
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說:「耳朵是通往心靈之路」,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傾聽的重要性,上帝為人類造了一張嘴巴,兩個耳朵,應該有其深意!
事實上,大多數人經常成為膚淺的傾聽者,展現禮貌,不時點頭或回應「嗯」、「噢」、「啊」、「是」,聽取話語的表面意思,卻沒有思考與深究其更深層含義,甚至錯誤解讀對方的意思。想當個有成效的傾聽者,首先得有一個正確的傾聽心態:帶著謙遜、好奇,以及同理心,進入每次的談話。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我們必須刻意而為,才會展現這種心態,否則,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是抱持著自己的假設、意見,以及期望。
好奇指的是你想了解對方,究竟想表達什麼,為何和你談這個;謙遜指的是,從老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生的角色,才能讓自己在談話中有所學習;同理心指的是,試圖了解對方的體驗、想法,或需求。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曾任領英(LinkedIn)、推特(Twitter)用戶體驗部門主管的溝通專家范格奇(Ximena Vengoechea),在首輪評論(First Round Review)上,對於不同職位、不同部門的人,提出以下傾聽建議:
訣竅1 專注,避免投射自己的想法
傾聽時,我們常犯以下錯誤:隨時準備做出回應;感到乏味時,心思游移;聽到一半,就開始在腦中思考自己的說服論點;試圖繞回某個我們想談的主題。我們也往往把自己的想法、經驗,或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急於講述自以為相關的故事,或是不慎地曲解對方的意思。例如,某個同仁說:「我有太多事要做了」,你可能馬上回應:「啊,我也是,參與這麼多專案,真的很充實」,但對方可能要表達的是他最近壓力很大。
為克服這種急於回應,當你腦海中浮現一個可能回應或相關想法時,別馬上脫口而出,先把它們擱置一旁,繼續傾聽與觀察,挖掘更多。專注於當下,別一邊聽,一邊在腦海中構思你的回應,或是做出猜測。當對方講述他的體驗或感想時,試著去想像他所描述的,這種想像就是一種同理心。
訣竅2 當個積極的傾聽者
傾聽不是被動的活動,你的行為將影響對方的傾吐表現,也會影響談話的效果。前述第一個訣竅並不是要你一直保持沈默,為了深入挖掘與了解,你應該展現好奇,詢問問題,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及暗示。適時地好奇與提問,也會使對方感受到你在認真傾聽,並且關心他講述的話題。
> 如果你是高階主管
常有高階主管覺得自己「不在消息圈內」,很多消息似乎總是無法傳達到他這裡。這個問題其實通常與高階主管本身對資訊的反應有關,你的反應將左右未來這類資訊會不會再傳達給你。
若你總是對有關新產品的點子表現出熱心,你就會接收到更多這方面的訊息;若你對留住人才的話題表現出乏味或不耐煩,相關問題就鮮少會再找上你。若你總是在創意或解決問題的會議中主導談話,總是滔滔不絕地談你的創意或解方,你的公司很可能不會是創意泉湧之地。
因為你的高地位,在會議中,最好先別表達見解,先安靜傾聽他人的觀點。此外,取得第二雙眼睛也會有所幫助:詢問其他主管或資深員工:「嘿,根據你觀察我在會議中的表現,我可以如何對其他人的意見,做出更有建設性的回應?」;或者:「我注意到我很少從團隊那裡獲得這個主題的資訊,為何會這樣?」
> 如果你是中階主管
想當個更好的傾聽者,不能對所有部屬和所有情況採取一體適用的傾聽方法。我們每一個人通常有習慣、自然的傾聽模式,范格奇稱此為「預設傾聽模式」。例如,你的預設傾聽模式是調解者,你在傾聽時,傾向辨識一特定情況中每個人的角色;或者,你的預設傾聽模式是解決問題者,你在傾聽時,傾向要解決問題。
了解自己的預設傾聽模式,是要自覺地提醒自己,這種傾聽模式並不適合所有談話,你必須檢查目前的這場談話,是否需要改變傾聽模式。
例如,你是傾向解決問題的傾聽者,一位部屬向你陳述他做的所有事情,你的自然傾聽模式可能會使你以為,他是在抱怨他的工作太多,希望你減輕他的負擔。但實際上,他可能只是想讓你知道,他做了很多事,想獲得你的肯定。這需要你有技巧地進一步探詢,才能確知他的動機或需求。
有時候,你甚至可以直接對部屬說:「通常,我的本能是提供建議,這是你想要的嗎?」;或者:「雖然我是經理,我未必知道最適合的回應是什麼,你希望我提供什麼幫助?」你也可以在會議或談話的一開始,開放空間:「你們希望我聆聽,或是和你們一起腦力激盪,思考解方?」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