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成為改變的力量
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

成為改變的力量

EMBA雜誌400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11.28

 

在清一色都是男性的終身成就獎獲獎人中,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獲得了這項殊榮。她向管理界疾呼,走出既得利益和習慣的城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思想家五十」今年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Rosabeth Moss Kanter),一位企業創新與變革領導領域的重量級學者。


過去曾榮獲這個獎項的管理大師包括,英國管理思想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日本經營策略學者野中郁次郎,以及「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書作者彼得斯(Tom Peters)等。


七十六歲的康特是多年來,唯一一位躋身大師級的女性管理學者。她曾擔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至今仍被許多人視為這本刊物的代表。她的許多著作,像是「公司男女」(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創變大師」(The Change Masters)等等,都帶來深遠影響。


此外,康特從一九七○年代便開始重視職場的女性議題,幫助了許多職場的女性,做出廣大的貢獻。


康特在獲獎感言中指出,從過去到現在,管理界有了長足的進步。過去,英國甚至沒有管理的學位,最接近的是會計學位。過去,顧問這個職業曾讓外界感到困惑。康特回憶,她向母親介紹,她即將結婚的對象是一位顧問時,母親疑惑地問她:「這是個工作嗎?」但現在,全世界顧問公司林立,顧問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專業。


而人們對於創業的看法,也和過去大不相同。康特表示,她剛開始創業時,創業這個概念,只是一群不理智的人開家小公司而產生的詞;現在,創業儼然成為一種潮流,而創業家更成為許多國家炙手可熱的人物。舉例來說,法國總統馬克宏致力推展新創,他發表演說時就公開表示,他希望將巴黎從「光之城」(City of Light),變成「新創之城」(City of Startups)。


康特指出,儘管和二十世紀相比,人們在管理界跨出了很大一步,但「我們是否朝正確的方向傳授管理的知識?」她大聲疾呼,企業在各自努力的同時,也不能對全球議題坐視不管,像鴕鳥般將頭埋進沙中。若傳授管理知識的方向,不是朝向處理全球議題,例如改善最基層勞工的生活情況,那就需要有所調整。


「事實上,『悲觀』比『樂觀』傳得更快更遠,但『樂觀』(positivity)這個詞,比『悲觀』早一百年出現在牛津英文字典。」康特強調,她認為的「樂觀」是,知道這個世界很大,有許多地方依然需要人們去改善。


而要讓想法付諸實行、在二十一世紀推動改變,關鍵就是人。「為了我們的客戶、學生,以及我們五歲、八歲、十歲的孩子,無論行動多小,只要採取行動,這個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康特說道。


她指出,在管理這個領域,「人們需要動起來,成為改變的力量。而且,不只要成為改變的力量,而是要成為民主的力量」。對於民主,康特強調,真正的民主,不是在政府、投票、法規落實,而是在社區裡。當社區裡的人們為彼此負責、關心彼此,沒有躲在城牆後,而是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時,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最後,她也表示,她會繼續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如果無法全部都做,那至少要做夠。」她說。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00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創新變革 誰說大企業不能很創新
企業想要進行改變時,常以恐懼為訴求,告訴員工,一個會危及生存的問題,但恐懼會讓人 ... ...
2022.05.30
READ
全拓工業公司董事長吳崇讓 專訪全拓工業董事長吳崇讓:讓每個人都是董事長
二十年來,吳崇讓透過豐田式管理,將一家不起眼的小工廠,成功打入超跑供應鏈。他如何 ... ...
2021.04.28
READ
紅帽軟體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曹衡康 從小成功,創造大信任
離開待遇極佳的IBM,離開從小生長的台灣,二十幾年前,曹衡康在中國大陸從零開始開 ... ...
2022.05.30
READ
創新思維 亞馬遜創新的秘密
在亞馬遜,高階主管一年通常會收到上百封員工提出的創新點子電子郵件。依照公司規定, ... ...
2017.09.14
READ
雨天超車指南 迎接變局的3個練習,抓住危機中的機會
從新冠疫情,到烏俄戰爭;從供應鏈斷鏈,到通膨危機……,一場又一場的暴風雨,考驗著 ... ...
2023.04.27
READ
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 一群人,可以走得更快更遠
ESG、人才培育,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心頭縈繞的很多事情,乍看都是和經營銀行沒有 ... ...
2023.12.2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