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兩個問題,提高生產力
個人管理

兩個問題,提高生產力

EMBA雜誌40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02.25

 

做好自己的工作、輔導員工、帶領各種專案與計畫……,這是許多主管的工作日常。在這樣的情況下,列出待辦事項等傳統做法,可能已經不足以面對今日的挑戰,需要搭配其他的做法。


史丹福商學院教授梭莉(Sarah A. Soule)在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在她需要一人肩負多種責任時,她運用設計思考中的兩個做法,協助她完成工作:


1.做現在的事,儲存未來的能量。這個做法來自農業中永續栽培(permaculture)的概念。在農業中,每個元素都有不只一種功能。將每個元素的功能發揮到最大,是設計師在規劃農地或設計景觀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舉例來說,要設計一個花園,想運用「樹」這個元素,就需要想到它的功能,除了裝飾外,還能生產食物、遮風避雨。同時它也是鳥類、蜜蜂的家,也能提供下層植被生長的空間。


若將這個概念運用到工作上,你就可以思考,現在的事情中,有哪些元素能複製到未來的任務上?例如,準備一場演說,在構思、製作投影片和筆記中,有哪些元素,能複製到未來的另一場會議討論,或甚至一篇文章裡?


要留意的是,這麼做並不是要你一心多用。你依然必須先專注於一件事情上,之後再思考,從這件事中要抽取哪些元素,協助自己未來創造新的東西。


2. 將挑戰視為機會。梭莉指出,另一個幫助她完成工作的方法是,設計思考中,框架和重新框架(framing and reframing)的概念,也就是改變你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再重新思考處理它的方式。運用這個概念,她會將一個看似艱鉅的挑戰,視為一個學習的機會。


譬如說,有人請她主持會議,她可以將這個工作視為一個待完成的新挑戰,或是將它想成一個令人興奮的學習機會,讓自己有機會聽到新的看法、認識新的人,以及對公司做出新的貢獻。


事實上,許多人在做一件不喜歡的事情時,反應往往可能是拖延,或是找人傾訴抱怨。但如果將這件事情視為一個機會,設法著手處理,人們早就可以用拖延的時間,完成任務了。梭莉強調,只要能切換成這樣的想法,工作的生產力往往就能提高。


養成習慣,先問自己:「我要如何將挑戰視為機會?」這就可以幫助你穩穩接住那些挑戰或責任,並排出優先順序。在工作完成後,再問自己:「我從中獲得了什麼收穫,能複製到未來的工作上?」如此一來,即使背負壓力工作,你也能順利提高生產力、工作效率,以及創造力。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讓說明簡單易懂 掌握溝通「三」原則
上司聽不懂你的結案報告?顧客不了解你的產品介紹?整理「三個觀點」,歸納「三個結構 ... ...
2017.08.15
READ
編輯部報告 找到關鍵點
找到關鍵點,再大的困難都可能翻轉。究竟要怎麼讓公司從百廢待舉、危機四伏的狀態,到 ... ...
2022.08.31
READ
談判技巧 談判常犯的六個錯誤
大多數人常認定,談判桌上只能有一個贏家,忽略了其他變通的方式或合作的可能,想要讓 ... ...
2018.11.21
READ
要讓國中生都聽得懂 讓人想聽的六個溝通技巧
被交辦的任務沒有妥善完成,要怎麼跟主管說明情況?部屬工作出錯,要怎麼提醒才會讓他 ... ...
2025.06.30
READ
專訪貝恩公司策略領導人祖克 Chris Zook 後疫情時代的三個功課
全球與產業環境的巨變、科技爆炸性的成長,帶來了超級競爭者,許多過去可行的做法正被 ... ...
2020.08.31
READ
專訪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Rosabeth Moss Kanter 學習成為樂觀的行動者
面對這個世界,要採取行動而不是抱怨;要建立盟友一起合作,而不是感到無能為力。行動 ... ...
2021.01.2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