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抓住時機,抓住成功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抓住時機,抓住成功

EMBA雜誌37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8.02.01


 

根據研究,醫療疏失的機率在上午較低;下午進行財報會議可能影響公司股市;晚一點上學的學生,課堂成績通常會更好……。好表現不是隨機出現,你必須懂得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在生活當中,我們隨時都在回答以「何時」為核心的問題,例如什麼時候要開會、什麼時候要上市新產品、什麼時候要轉換跑道。然而面對這些決策,大多數人往往憑著直覺走,甚至隨波逐流,按照既定習慣和方法。
 

事實上,上午或下午進行,決定了財報會議和公司股價的反應,以及醫療疏失的機率;學生幾點上學不只影響了他們的學業表現,也牽涉到他們的身心健康。
 

這也是為什麼,管理暢銷書作者品克(Daniel H. Pink)大聲疾呼,面對時機這個問題,別再依賴直覺和運氣。品克指出,時機是一門跨學科的重大學問,範圍牽涉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甚至經濟學。
 

品克著有「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與「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To Sell Is Human)等暢銷書,討論主題包括工作、管理與行為科學等。他的作品獲獎無數,也譯成多國語言。
 

在他的新作「完美時機」(When)一書中,他以許多當代研究為基礎,展現時間點與人類狀態之間微妙的關聯,告訴我們透過掌握時機,可以如何提升工作效率,讓團隊更加凝聚,也為顧客創造難忘經驗。

 

時機與效率

你是哪種鳥?

 

無論你來自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你的體內都有個精準的生理時鐘,以二十四小時又十一分鐘為一循環。我們的生理功能與它息息相關。不僅如此,研究也發現,人們的情緒隨著時間而起落。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等幾位學者,在二○○六年針對九百名美國女性進行了一項研究,主要利用他們發明的一日重建法(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讓受測者重構前一天的經歷。

 

結果發現,人們的情緒循著一個高峰、低谷,然後復原的模式。也就是說,我們的情緒在早上逐漸攀升,直到在中午達到一個高峰,但很快地就盪到了谷底,整個下午都維持低迷狀態,直到傍晚才開始回復,再度往上揚起。
 

我們一天當中的情緒起伏如潮起潮落般規律,這除了表示人們容易在下午鬧個小脾氣之外,還代表著更重大的意義,比如說,醫療疏失的機率在下午遠高於上午。而陳靜(Jing Chen)等三位教授的研究則指出,午後不適合開財報電話會議,因為早上發言人的語氣通常較積極,但下午時語調卻偏於消極、煩躁。這會影響聽眾觀感,乃至於公司股票,雖然這樣的影響是暫時的。
 

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把工作堆在早上,而是要看任務的類型,還有你是哪種「鳥」。我們的知覺能力會隨著一天的進展變動。一般來說,早上我們的執行功能較好,比較警覺與專注,適合分析類的工作。而大多人的分析能力在午前到中午達到頂點。
 

到了午後,我們開始變得鬆懈,邏輯能力變弱,但這不完全是缺點。此時,我們雖然對數學問題不行,卻適合解開需要洞察力的任務,因為這類思考必須天馬行空,發現事物之間隱藏的連結,而上午時腦部過度警覺,反而抑制了創意與洞察力。這些規則都是以大多數人而言,如果你是夜貓子,那麼你的遊戲規則就正好相反。
 

根據暢銷書「神奇的人體生物鐘」(Internal Time)作者,心理學教授倫內伯格(Till Roenneberg)的說法,以天性的晝夜節律而言,人們可分成三種時間類型(chronotype):特別早起的雲雀佔一四%;晝伏夜出的貓頭鷹佔二一%;六五%的大多數人介於兩者之間,品克將這群人稱為「第三種鳥」。
 

時間類型除了因基因而定外,也受年齡影響。兒童都是雲雀,但到了青春期,它們會逐漸轉化為貓頭鷹,晚睡晚起,而且在傍晚到晚間才逐漸有精神起來。直到二十歲左右,人們才又慢慢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趨近雲雀的模式。
 

無論哪種鳥,每天都會經歷高峰、低谷跟復原的循環。但貓頭鷹是逆向而為,從復原開始,經歷低潮,最後才到達高峰。他們適合在上午處理洞察類任務;傍晚到晚間才適合分析型工作,也因此比較適合在後面這時段下決策。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78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7-11創辦人鈴木敏文的經營祕訣 把東西賣進顧客心坎裡
日本7-11的真正對手是,變化莫測的顧客需求?假設與驗證,是店裡每一位員工的日常 ... ...
2022.07.28
READ
專訪暢銷書「獲利世代」作者奧斯瓦德 (Alexander Osterwalder) 失敗是創新的雙胞胎
決定企業勝負的,是誰能夠更快推出創新。「獲利世代」作者奧斯瓦德(Alexande ... ...
2021.12.29
READ
日本企業的異業合作 共享數據,一起挖掘新商機!
谷歌、亞馬遜、臉書,各家企業獨佔自己收集的資訊,各自運用,日本企業則發展出另一種 ... ...
2019.05.01
READ
台鉅生技 把自己當成客戶的行銷部門
面對公司團隊與客戶之間的資訊落差,台鉅透過哪些做法,串聯業務面與產品面,讓團隊更 ... ...
2025.03.31
READ
承諾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游淑玫 如何挽回顧客對公司的信心?
我們是一家食品公司,幾個月前,有顧客反應在公司的某項產品內發現異物,並上網發文。 ... ...
2022.06.30
READ
遠傳電信公司總經理井琪 不要讓轉型成為國王的新衣
數位科技崛起,5G時代來臨,為電信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機會,二○一八年,曾在A ... ...
2020.06.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