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建立友誼,先學會問問題
人際交流

建立友誼,先學會問問題

EMBA雜誌38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8.12.17

 

任何親密、正向的人際互動,都是由「問問題」開始,再逐漸發展為穩定的人際關係。這是哈佛大學最近做的一項人際關係實驗所獲得的結果。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在親近的人面前,你會很自然地問許多問題、關心他們的生活,同時也期待他們詢問你的近況。
 

不過若是遇到初次見面的人,一開始到底要問什麼?該怎麼問,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知名管理作家科羅普洛斯(Tom Koulopoulos),在公司雜誌(Inc.)分享以下五個提問的小秘訣:
 

1.選擇追蹤型的問題。問題可以分為四種:問候型(你好嗎?)、鏡像型(我很好。那你呢?)、轉移型(將話題帶至另一主題),與追蹤型(依據對方回答,詢問相關問題)。
 

追蹤型的問題往往給人「我想更了解你」的感覺,因此能增加對方交談的意願。這時,如果對方願意透露某些資訊,就代表希望你能針對回答持續發問,讓他有進一步分享的機會。
 

2.避免封閉式的問題。所謂封閉式的問題就是是非題,回答的一方僅需回覆「對」或「不對」,不需要完整表達個人意見。這類問題常限制討論的深度,或流於偏見或誤導。有時也會使參與討論的人因為無法暢所欲言,而覺得不被尊重,導致和你交流的意願降低。因此,盡量詢問開放式,或有討論空間的問題。
 

如果上一個問題是以「是」或「不是」做結,你也可以接著問:「為什麼你覺得這件事,是(不是)這樣?」來延續話題。
 

3.問題需由淺入深。如果談話的主要目的是獲取資訊,例如記者會,一開始問刁鑽的問題,會讓回答者認為後續的問題相對容易,而願意透露更多。
 

但如果你想建立友誼,一開始應該以輕鬆的話題開頭,將較為個人的話題留到後面談。
 

一項研究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第一組受試者兩兩配對,讓雙方在沒有任何限制下聊天;另一組受試者則收到幾個聊天的話題,並被要求將話題由淺至深排列,依照順序問對方問題。結果顯示,後者普遍對於談話的對象,有較高的好感度。
 

4.樂於分享。團體中樂於回答問題的人,往往比發問者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喜愛。只是發問,而不願透露自身經驗,會讓人覺得冷漠、高傲,容易引起質疑或反感。所以在提問的同時,你也必須坦誠、樂於分享,這會決定他人是否願意和你建立關係。
 

5.以輕鬆的語氣交談。不要用過於嚴肅的口吻發問,用輕鬆、自然的方式交談,最能贏得對方好感。
 

事實上,活潑的發問方式,不僅適用於面對面交談,也可應用在問卷調查。實驗指出,比起制式的問卷,具互動性、較活潑的版面設計,往往能提高問卷回收率。

 

相關文章 ARTICLES
細節裡藏玄機 成功人士的日常習慣
態度會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人會成功,有時從他們的待人處世上就可以窺 ... ...
2016.12.12
READ
編輯部報告 俯瞰的力量
我對顧客體驗印象最深刻的經驗是,九年前,在丹麥參加一個服務創新的課程。當時,講師 ... ...
2021.04.28
READ
個人管理 鍛鍊耐性的九個方法
現代人普遍缺乏耐性,但好消息是,「耐性」有如「肌肉」,也可以透過鍛鍊獲得。 ...
2020.07.30
READ
個人管理 「不完美」地提高生產力
這件事情想做到完美,那件事情也想做到完美,最後身心俱疲,成果還不如預期?這樣的情 ... ...
2021.03.31
READ
編輯部報告 小賭注的力量
最近,英國變種的新冠肺炎病毒成為全球新聞焦點。想像,如果你的公司剛好位在英國,提 ... ...
2020.12.31
READ
別再老套 簡報可以這樣做
別再陷入制式做法,從五個還接著手,牢牢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