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力資源 > 員工表現,主管如何給回饋?
領導教練

員工表現,主管如何給回饋?

EMBA雜誌38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01.17

 

近年來,好幾家知名企業決定不再採用傳統的員工績效評估(例如奧多比(Adobe)電腦軟體公司與埃森哲(Accenture)顧問公司),改以比較不正式、不量化的方式取代,希望主管跟員工之間持續對話,而不是一年打一次分數。
 
學者戈巴托夫(Sergey Gorbatov),以及人力資源主管連英(Angela Lane),在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上指出,有些公司追隨這些知名企業的做法,問題是:沒有太多證據可以證明,這些新的做法確實比較好。
 
他們強調,並不是他們偏愛傳統績效評估,而是希望企業跟著別人跳入新做法之前,能夠先停下來仔細想一想。員工的工作表現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想要解決複雜的問題,就不能過度簡化事情。
 
戈巴托夫與連英指出,科學研究與實務經驗都顯示,給予員工回饋和評比員工表現有其價值。他們認為,回饋是一種時間與資源的投入:不好的投資會破壞價值;好的投資則會增加價值;而最好的投資創造能夠維持住的價值。
 
那麼要如何讓公司對員工表現的回饋躋身「最好的投資」之列?他們建議採取以下七個做法:
 
1.回饋內容跟公司的商業策略,或經營哲學要有連結。給予員工回饋時,花些時間解釋公司目前的情況,讓員工知道他們的工作目標,如何為公司的整體目標做出貢獻。
 
2.焦點先放在工作表現,接著才放在學習發展。在設定員工目標時,將重點放在工作表現,會比放在個人發展,更讓員工有動力快速採取行動。
 
3.把注意力同時放在「什麼」以及「如何」上面。給予員工回饋時,不只討論員工該做到什麼,也討論員工如何能夠做到。
 
4.回饋必須兼顧「明確」和「整體」。實驗顯示,明確的回饋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表現,但是大方向式的整體回饋,則會刺激員工自省以及學習。
 
5.力求回饋做到「有結構」、「維持一致性」、「頻繁」跟「立即」。回饋要能符合結構清楚、有層次和重點、提供的建議方向一致等標準,效果會提高。
 
6.加入背景脈絡跟觀點。在討論員工的工作表現時,記得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主管給予回饋時沒有這麼做,彷彿員工的工作表現存在於真空狀態,會降低回饋的可信度。例如,只討論員工的業績不佳,沒有考慮整體環境的不景氣,員工將難以信服。
 
7.移除噪音。所謂的「噪音」包括主管不自覺帶有的偏見、公司存在的辦公室政治等,都會影響了回饋的正確性。

 
相關文章 ARTICLES
群仁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馮仁厚主答/編輯部撰文 如何留住新進員工
為了推動公司轉型,前一陣子我們從不同產業招募了幾位新進員工。他們在完成工作訓練之 ... ...
2017.01.26
READ
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面談員工二選一
招募員工時,最後有兩個人選脫穎而出。其中一位似乎具備更多技能;但另一位擁有你很重 ... ...
2017.09.13
READ
DDI顧問公司副總裁佩士 讓人才早一點上場
為什麼公司的領導人才總是不足? 該如何判斷誰才是值得投資的潛力領導人? 公司又該 ... ...
2017.01.26
READ
職務設計 當職務出了錯
當一位員工的工作表現不佳時,主管直覺想到的是員工的問題,但有沒有可能是工作的問題 ... ...
2017.06.14
READ
激發創意,串聯支援 創新團隊需要的4種合作
沒有團隊合作,創新專案很難成功;但若團隊用錯的方式團隊合作,反而會阻礙創新。創新 ... ...
2021.12.29
READ
熱門話題 奇異到底怎麼了?
對一位企業執行長來說,如果他宣佈自己即將退休,結果當天公司的股價上漲,那真是糟透 ... ...
2018.07.24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