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力資源 > 員工表現,主管如何給回饋?
領導教練

員工表現,主管如何給回饋?

EMBA雜誌38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01.17

 

近年來,好幾家知名企業決定不再採用傳統的員工績效評估(例如奧多比(Adobe)電腦軟體公司與埃森哲(Accenture)顧問公司),改以比較不正式、不量化的方式取代,希望主管跟員工之間持續對話,而不是一年打一次分數。
 
學者戈巴托夫(Sergey Gorbatov),以及人力資源主管連英(Angela Lane),在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上指出,有些公司追隨這些知名企業的做法,問題是:沒有太多證據可以證明,這些新的做法確實比較好。
 
他們強調,並不是他們偏愛傳統績效評估,而是希望企業跟著別人跳入新做法之前,能夠先停下來仔細想一想。員工的工作表現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想要解決複雜的問題,就不能過度簡化事情。
 
戈巴托夫與連英指出,科學研究與實務經驗都顯示,給予員工回饋和評比員工表現有其價值。他們認為,回饋是一種時間與資源的投入:不好的投資會破壞價值;好的投資則會增加價值;而最好的投資創造能夠維持住的價值。
 
那麼要如何讓公司對員工表現的回饋躋身「最好的投資」之列?他們建議採取以下七個做法:
 
1.回饋內容跟公司的商業策略,或經營哲學要有連結。給予員工回饋時,花些時間解釋公司目前的情況,讓員工知道他們的工作目標,如何為公司的整體目標做出貢獻。
 
2.焦點先放在工作表現,接著才放在學習發展。在設定員工目標時,將重點放在工作表現,會比放在個人發展,更讓員工有動力快速採取行動。
 
3.把注意力同時放在「什麼」以及「如何」上面。給予員工回饋時,不只討論員工該做到什麼,也討論員工如何能夠做到。
 
4.回饋必須兼顧「明確」和「整體」。實驗顯示,明確的回饋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表現,但是大方向式的整體回饋,則會刺激員工自省以及學習。
 
5.力求回饋做到「有結構」、「維持一致性」、「頻繁」跟「立即」。回饋要能符合結構清楚、有層次和重點、提供的建議方向一致等標準,效果會提高。
 
6.加入背景脈絡跟觀點。在討論員工的工作表現時,記得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主管給予回饋時沒有這麼做,彷彿員工的工作表現存在於真空狀態,會降低回饋的可信度。例如,只討論員工的業績不佳,沒有考慮整體環境的不景氣,員工將難以信服。
 
7.移除噪音。所謂的「噪音」包括主管不自覺帶有的偏見、公司存在的辦公室政治等,都會影響了回饋的正確性。

 
相關文章 ARTICLES
亞碩國際管理顧問公司資深顧問林娟 如何讓企業內訓看得出成效
Q.我們公司會定期舉辦教育訓練,但上完課程後,常常很難看出員工有沒有學習到什麼, ... ...
2022.04.28
READ
會議管理 你需要一個「魔鬼代言人」
會議中,團隊經常馬上一致同意某項做法,總是被動地接受所有結論嗎?此時,你需要「魔 ... ...
2025.02.25
READ
太毅國際顧問公司首席顧問王淑麗 如何留住新世代的新員工?
我們是一家傳統產業公司,過去幾年,公司會在畢業季招募一些社會新鮮人,希望為公司注 ... ...
2024.06.27
READ
讓招募跟上新時代 五個人才招募的秘訣,讓公司找到最佳人才
人才召募時,初步篩選應徵者應該不要先看履歷表?應該把面試問題先告訴應徵者?如何創 ... ...
2023.01.30
READ
管理負面情緒 掃除辦公室的負能量
大多數人都知道如何慶祝成功,卻不知道如何面對負面情緒。 當工作環境中出現,憤怒、 ... ...
2017.10.03
READ
太毅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林揚程主答/編輯部撰文 如何成功推動讀書會
讀書會彼此討論的話題常常只停在表面,很快就結束無法深入,氣氛也不熱絡。我該如何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