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企業是員工最後一所學校
一之軒食品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廖明堅

企業是員工最後一所學校

EMBA雜誌39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06.01

 

員工從學校畢業後,公司扮演推動他們成長的重要角色。事實上,提升團隊,正是企業存在最大的價值。

 

你知道為什麼高鐵的速度比台鐵快嗎?「因為台鐵只有火車頭在拉,而高鐵的所有車廂都有動力,所以會一起前進。」一之軒董事長暨總經理廖明堅給出了他的答案。


他表示,這就像打造學習型團隊,若只有主管當火車頭,他們會拖得很辛苦。然而,當所有員工都成為引擎,一起發動正能量時,公司就會衝得比誰都快。


一之軒食品公司成立至今,即將邁入第四十個年頭。對每家有點年紀的企業來說,「老化」是個亟需處理的議題,尤其在變化劇烈的現在,更是刻不容緩。廖明堅指出,公司的老化,大多會呈現在三種面向上:產品、品牌與人員。若是產品老化,可以透過創新來解決;品牌老化,可以不斷轉型改造;但是人員老化,要注入新的動能就十分困難。


一之軒屬於傳統的烘焙產業,人員老化非常嚴重,公司內資歷超過二、三十年的同仁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決定自己教育員工,從提倡自我的修身開始,到制度面鼓勵同仁考取證照、每月舉辦讀書會,以及內部開辦外語課程等,不遺餘力地協助同仁學習成長。「對人類有幫助,對社會有貢獻,能夠不斷提升同仁的素質與生活,才是企業存在最大的價值。」廖明堅說道。


秉持著這樣的核心理念,一之軒成為了一個學習型組織。公司絕大多數員工都自動精進,例如,除了廖明堅本人與其他主管外,連第一線的西點師傅都進攻EMBA學位。許多擁有更多資源的大企業,都沒辦法成功轉型,甚至連在內部推動讀書會都困難重重,一之軒辦到了很多組織辦不到的事。它的秘訣是什麼?


主管認真,部屬才會當真


廖明堅指出,很多時候,主管要求員工做某些事情,自己卻沒有以身作則,導致部屬也就聽過就算了。他強調,只有當主管認真時,同仁才會當真。重點在於領導人要先做,大家才會跟著動起來。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94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輝瑞大藥廠台灣訓練副處長狄家葳 員工熱情,是變革最佳燃料
推動文化變革時,比起站在前方拉著員工走,點燃熱情讓他們跟著你,會創造出更巨大的力 ... ...
2019.06.01
READ
信義企業集團倫理長暨人資長楊百川 做對的事情,先義後利
人才帶來品質、品質帶來績效、績效帶來的財富分享給更多人才……信義房屋如何創造良性 ... ...
2019.06.01
READ
EMBA雜誌30周年慶分享會 成功長得什麼樣子?
很多人做事情一下就跳入追求所謂的「目標」,甚至KPI。事實上,這未必是自己真正想 ... ...
可樂旅遊集團副董事長吳守謙 堅持做簡單的事情,就不簡單
透過系統管理及數據分析,可樂旅遊將顧客的聲音,變成員工、供應商改善的依據。 ...
2020.09.29
READ
友達光電永續發展總部永續長古秀華 自主當責由「我」開始
公司、單位、你自己,是自主當責的三條活力線,而這三條線,需要搭配三個心:真心、初 ... ...
2018.06.12
READ
佳世達科技人資長林旺賜 用聯合艦隊迎戰變動環境
為了因應環境劇烈變動,佳世達透過併購組成聯合艦隊。轉型過程中,公司如何協助雙方快 ... ...
2020.09.29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