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讀者,是行動者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對於這一期的黃色封面嚇了一跳,那是因為,這一期是四百期,我們想要有一點不一樣。
四百期代表的是三十三點三年、四百個月的努力,不論陰晴圓缺,持續守護這個角色,推動企業的學習,協助企業主管成為更好的領導人。
這些年來,我們除了引進管理知識,也訪問了很多成功的CEO,舉辦論壇。很多時候工作看起來光鮮耀眼,充滿創意,但更多的時候其實是編輯團隊伏首案前細細耕耘,依賴的是紀律和堅持。
但另一方面,如果說這幾年有什麼領悟的話,有一點就是,我們的角色不再是編輯了,我們是學習的引導者(facilitator)。因此,過去是,雜誌一出刊,一個月的工作就結束了;但現在則是雜誌編輯出來,我們的另一個工作才開始。我們思考如何促進讀者不只是讀者(reader),而更是行動者(doer),在閱讀文章之後採取下一步:反思、討論、練習,與行動。
因此,當我們在為四百期發想企劃方向時,一個主題清楚浮現:就把它設計成一本管理的習作本吧!我們希望溝通一個概念,學習不只是閱讀,還需要練習和行動,才能真正對自己或團隊產生幫助。
伴隨著四百期的里程碑,這個月還有另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全球評選管理思想家的機構「思想家五十」(Thinkers 50),今年設立了一個獎項「教練與導師獎」,我很榮幸地成為全球五十位入圍者之一。也因此,十一月中,我受邀到倫敦參加這個被譽為管理界奧斯卡的盛會(見三八頁)。
這也是台灣第一次有人入圍該機構的獎項。會場星光閃閃,EMBA雜誌常提到的大師,很多都出席了。在眾多學者和顧問的演講中,全場唯一的企業案例是海爾集團CEO張瑞敏。當全場聽眾帶著耳機,聽他帶點山東口音的中文時,那真是一個奇妙的時刻。
過去多少年來,奇異公司、谷歌等歐美案例成為眾人取經的對象,我自己就參加過無數場。現在典範移轉,也許正標識著管理界另一個時代的來臨。張瑞敏親自回首來時路,談他如何推動變革和創新,內容非常精彩(見二四頁)。
在參加這個盛宴的時刻,我心中其實一直在想著,可以為讀者帶回來什麼,以及未來該如何將台灣和這整個世界連結起來。經過了這四百期,很微妙地,我感覺到EMBA雜誌,以及我自己的責任又有點不同了。你覺得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對你帶來更大的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