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學習在危機中找平靜
三個做法維持積極正面的態度

學習在危機中找平靜

EMBA雜誌40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03.31

 

這幾個月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世界各地的恐慌。疫情的不確定性,導致全球生產供應鏈面臨中斷的危機、股票市場震盪,以及各國民眾瘋狂搶購民生用品。


人類對未來消極的想像,來自生存的本能。「往壞處想」能幫助我們察覺環境中的威脅,提前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不過如果長期處於焦慮之中,或是無限放大外在危機對自身的影響,不僅會使人無法專注於手邊的工作,更可能危害身心健康。


面對大環境的威脅,如何維持積極正面的態度?專欄作家克萊普(Nate Klemp)在公司雜誌(Inc.)分享了三個做法:


1.不要想掌控每件事。如果我們預想某件壞事會發生,便會盡可能蒐集資訊,製造「一切都在控制中」的假象。例如,擔心股市崩盤,花了大量時間關注財經新聞、收聽股市分析,但是卻忽略了一點:市場的走向,並非個人所能預測或掌控。


如果想獲得內在的平靜,就必須拋棄「我可以控制一切」的念頭,容忍生命中的不確定性。你應該告訴自己,不論是市場榮衰、經濟好壞,到國際疫情是否順利解決,都不是單憑一己之力可以控制的。


2. 專注於眼前的事物。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四七%的時間都在「神遊」,沉浸於過去或未來之中。


當大環境出現危機時,這種「活在未來」的傾向會變得更加嚴重。我們變得無法專心於眼前的工作,腦海中不斷想像危機會如何像滾雪球般,變得不可收拾。


但是正因為未來無法預測,我們只能先把握當下。最簡單的方是就是,試著把注意力拉回現在,感受自己的呼吸、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天空、聽聽蟲鳴鳥叫,或許就會發現一切並沒有想像得這麼糟。


3. 接受糟糕的現況。面對大環境的改變,也有許多人會出現這樣的內心獨白:「這件事不可能發生。」因為不想面對大環境的威脅,我們試圖否認,甚至逃避現況。但是越不想接受事實,心理所承受的壓力越大。


與其在現實與謊言中拔河,不如接受現況,告訴自己:「事情就是這樣,但是我相信我能度過難關。」坦然面對大環境的改變,是把原本拒絕接受現實的阻力,化為使自己身心平靜的助力。


你可以對比抗拒和接受現況時,身體和心理所產生的不同反應,因此更有意識地練習,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


西方有句諺語說:「你改變不了昨天,但如果你過於憂慮明天,將會毀了今天。」面對大環境的挑戰,我們不可能完全避免焦慮、恐懼、憤怒等情緒,但還是要提醒自己,事情已經發生了,未來也無法預測,最重要的是好好把握當下。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為什麼我們那麼愛和他人比較?
比較是偷走快樂的小偷。當我們不斷將自己與他人拿來比較,快樂的感受也會隨之離去。為 ... ...
2022.04.28
READ
個人管理 少做,讓你達成目標
新的一年,想要成功達成更多目標,你應該先少做某些事情…… ...
2020.01.31
READ
個人管理 頂尖運動員如何降低緊張
就算是世界頂尖的運動員,在比賽時也會緊張焦慮,但他們會運用以下方法來降低緊張感 ...
2020.12.31
READ
編輯部報告 找到關鍵點
找到關鍵點,再大的困難都可能翻轉。究竟要怎麼讓公司從百廢待舉、危機四伏的狀態,到 ... ...
2022.08.31
READ
專訪貝恩公司策略領導人祖克 Chris Zook 後疫情時代的三個功課
全球與產業環境的巨變、科技爆炸性的成長,帶來了超級競爭者,許多過去可行的做法正被 ... ...
2020.08.31
READ
創新創業 籃球巨星的創業路
入選美國職籃名人堂的球星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從體壇轉 ... ...
2023.04.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