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你需要的是哪一種改變?
創新策略

你需要的是哪一種改變?

EMBA雜誌41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10.30

 

「比起不喜歡改變,你會更不喜歡變得無足輕重。」美國前陸軍參謀長辛塞奇(Eric Shinseki)如是說。


對於企業主管來說,了解改變是不可避免的,這個概念並不困難,困難的點在於,找到適合公司的改變本質、範圍,以及時機。


美國雷鳥全球管理學院(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全球策略教授漢薩克(B. Tom Hunsaker)等三位學者專家,於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指出,現今企業運作的環境更加不確定,改變所帶來的好處跟風險也跟著加倍放大。


三位學者指出,改變基本上有三種形式。改變要能成功,首要之務是了解公司目前需要的是哪種形式的改變。


第一種形式是改變強度。例如,「我們公司需要加強執行目前的做法。」有些公司野心過大,其實公司需要的只是改變目前做法的強度,但公司卻改變了方向,以致產生了風險。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立志成為全球性的投資銀行,便是一個說明改變強度的例子。


第二種形式是改變行動。例如,「目標不變,但是我們公司需要改採新的做法。」網飛(Netflix)的成功便屬於這一種,公司從一開始的郵寄電影DVD,改變成現在的提供串流服務;亞馬遜(Amazon)從電子商務擴展至實體零售店面,也屬於這一種改變。


第三種形式是改變方向。例如,「我們公司要走一條新的路。」二○○五年,富士公司(Fujifilm)注意到一些逐漸浮出的警訊,當時公司的核心產品數位相機已經走向大宗商品化,而且一般相機的功能也逐漸被併入智慧型手機中。


富士因此決定將事業多角化,例如,進入藥品與化妝保養品產業。此外,公司也成功在原有影像事業的基礎上,跨入高傳真醫療用影像的領域。


漢薩克等人提醒,弄錯需要改變的形式,公司可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許多公司的策略明明已經過時或者有問題,但是公司卻誤把心力放在,更加努力執行原有策略上。


從柯達(Kodak)、諾基亞(Nokia),到黑莓機(BlackBerry),這些公司的失敗,都是因為以為只要改變強度,就能因應環境。事實上,它們需要改變的是行動(採納新科技或經銷管道),或者需要改變方向(退出公司原來所在的市場)。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和顧客一起永續
有一種力量是很多公司常常忽略的,他們忘記了自己對顧客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力。你的店 ... ...
2024.03.28
READ
個人管理 學習在工作中畫界線
美國「未來論壇」(Future Forum)定期會對全球工作者進行問卷調查。最近 ... ...
2024.04.30
READ
爭吵不能解決問題 別將溝通變成辯論比賽
職場上,一不小心,討論就會變成爭吵,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究竟該如何表達自己的 ... ...
2018.09.18
READ
先學會聆聽,才能好好對談 打破一對一談話的僵局
和部屬一對一談話時,該如何讓他說出真正的感受?該問什麼樣的問題,才能刺激他思考? ... ...
2022.04.28
READ
點燃目的感 個人目標設定:跨越危機的關鍵領導力
危機時刻,許多公司聚焦在業績和財務狀況,忽略了在巨大變動中,團隊的情緒與工作也受 ... ...
2021.06.30
READ
個人管理 演講是為了讓對方行動
一場成功的演講,不只是在現場引發他人共鳴,還必須能激發聽眾採取行動。 ...
2024.05.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