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而外的領導力
把想法從「我還沒有準備好」,調整為「我正在學習」,這種正向的內在狀態,會推動外在顯現出來的行為,創造正向的結果。
一個新行為首先要從內心開始,如果內心沒有改變,外在的改變也不會真正發生。」資深領導人教練班思(Brenda Bence)說。
班思曾獲評選機構Global Gurus 推選為全球十大領導教練與品牌專家。在她超過二十年的教練生涯中,曾幫助近千位不同國家的領導人提升領導力。
她指出,如果一個領導人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接任下一個職位,這會讓他感到焦慮和缺乏自信。結果就是,他向其他人展示出,自己確實還沒有準備好接任這個職位。
「你所想的,就是你所得到的。」她強調,如果把想法從「我還沒有準備好」,調整為「我正在學習如何成功扮演角色」,那麼這種正向的內在狀態就會推動外在顯現出來的行為和結果。
班思擁有哈佛商學院的MBA學位,曾於寶僑(P&G)和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等財星一百大企業擔任高階主管,負責數十億美元的業務。
她在二○二四EMBA企業學習年會中,帶領學員一起探索如何透過內在改變,成為更好的領導人。以下是班思接受連線專訪的摘要內容:
■你在擔任領導人教練時,有些什麼重要的原則和做法?
□我主要和那些有二十五到四十年工作經驗的領導者合作,這些領導者往往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而改變這些習慣對於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
整個合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一開始的階段。在正式教練之前,如何開始這段合作決定了後面的成敗。
首先,我會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請他們想像,在線的一端是百分之百的提問型教練,這類教練透過提問來引導你,因為他們相信答案在你心中;而另一端則是百分之百的建議型教練,這類教練會給予你秘訣、工具、建議,或者分享案例和經驗,來幫助你前進。
我會問,你覺得最適合你的教練應該在哪個位置?你希望在提問與建議之間,取得什麼樣的平衡?
如果某人需要百分之百的提問型,或百之百的建議型教練,我可能就不是最適合他們的教練。因為根據我的經驗,在高階主管教練的成功經驗裡,往往需要這兩者的平衡。
接下來,我會提出另一個問題:「五個詞彙練習」,讓他們用五個詞,來形容對他們來說最理想的教練。像是挑戰性強、有結構性、自由發展、幽默等,根據你對自己的了解,你會用哪五個詞來形容最適合你的教練。
第三個關鍵問題是:一到十分,一為最低,十為最高,在這個階段,你對改變的意願有多大?我需要確認他們是否真的願意改變。
這些問題有助於評估他們的反思能力、自我覺察能力,以及探索的意願。這就是我所提出的「由內而外的領導力」,這是一個主管成功改變的關鍵。
因為一個新行為首先要從內心開始,這是心態的轉變。如果內心沒有改變,外在的改變也不會真正發生。
我會帶領客戶透過一個模型,思考這種由內而外的領導力。如果人類有一本使用手冊,我相信它會是這樣的(參見圖一)。
從底部開始,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感受,而這一切都在你的內心發生。這個內在是基礎,推動接下來的發展:你的感受決定了你的行為和習慣,而這些行為和習慣則影響你產出的結果。這些結果是外在可見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你的行動、行為,以及你取得的成果。
最後,這個模型的核心觀點就是「你所想的,就是你所得到的」。
感受,如何影響行為
過去,有一位客戶來找我,他原本會在兩年後接班,但由於現任執行長突然生病,一夕之間,他必須立刻成為執行長。
我問他,對於接任這個職位的基本信念是什麼?他回答說:「老實說,我覺得我還沒準備好。」
我問:「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這會讓你有什麼感受?」他說:「我感到焦慮、不安,沒有自信。」
然後我問:「如果你感到焦慮和缺乏自信,這會如何影響你的行為?」他回答:「我做決策時不果斷,表現得缺乏高階領導人應有的樣子。」
如果你仔細思考這個例子,當事人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接任執行長,這讓他感到焦慮和缺乏自信。因此,當他在會議中發言時,就無法展現出他希望的領導人模樣,決策也不夠果斷。結果就是,他向其他人展示出,自己確實還沒有準備好接任這個職位。
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了「你所想的,就是你所得到的」。當他認為自己還沒準備好時,他的表現就是如此。
最後,我和他討論到,「我還沒準備好」的想法,對於他的職業發展沒有幫助,因為這是一種基於恐懼的反應。相反地,我們一起找到了一個他可以接受、也覺得自在的替代信念:「我正在學習如何成功地擔任執行長的角色」。之後,這個新職位不再那麼令他生畏,也減少了他的擔憂,因為每個人都在學習,這是一個旅程。
當你思考自己的領導力表現時,多注意自己內在的狀態,是什麼推動了你目前的成果。因為如果沒有內在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外在的變化。
戴上「可能性」的眼鏡
基本上,有兩種心態支撐著這個金字塔。第一種心態是恐懼:焦慮、不安和害怕;另一種心態是我所謂的「可能性的喜悅」:潛在發展、未來可能性。
遇到問題時,我們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心態來看待事物。問自己:「我是戴著恐懼的眼鏡來看這件事嗎?還是透過可能性的視角來看?」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你要常常問自己:「現在是哪一種能量在推動結果?」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