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你的商業模式是健康的嗎?
3大測試:規模、營收、價值

你的商業模式是健康的嗎?

EMBA雜誌460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1.28

 

現在的虧損,是成長必經的嗎?現在先追求成長,以後再考慮獲利就好?在公司發展新事業或新商業模式時,經常會浮現這樣的疑惑。問自己三種問題,為你的事業健康把脈。


二○一一年創立的電影通行公司(MoviePass),提供顧客史無前例的院線電影訂閱制服務。公司一度獲選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二○一二年「最具破壞性創新的二十五款手機應用程式」。


這樣一家大聲宣布自己將顛覆電影產業,紅極一時的公司,最後卻慘澹收場,因為公司的商業模式出了問題。


一開始,電影通行讓會員只要繳幾十美元的月費,就能自由上電影院看電影。只是沒想到,公司無法從大型連鎖電影院拿到折扣價或佣金,以致於必須幫訂閱者出全額票價。此外,公司原先以為只要累積足夠的訂閱者數量,就能把他們的數據賣給有興趣的人,比如電影製片商或廣告商,但這個計劃也不如公司所預期的發展。


早期,公司提供無限量觀影制度,後來則開始限制可觀看電影的數量。然而即便如此,訂閱者只要每週看一部電影,就足以讓該公司虧損。


最後公司乾脆改變策略重心,決定專注於吸收會員,促進成長,於是激進地把月費壓至十美元上下。訂閱者果然在一個月內從一萬兩千名,暴漲至四十萬名,但事實一樣是訂閱者每觀看一部電影,公司就等同支付了約九到十二元的費用。


之後幾年,公司反覆調整訂價,仍找不到既討好顧客,又能獲利的平衡點,最後虧損超過兩千萬美元,黯然結束營業。


電影通行公司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出現的一個疑問是:「公司現在的虧損,是成長必經的嗎?是未來可以彌補的嗎?」而這樣的疑問正是公司在發展新事業或新商業模式時,必須仔細思考的問題。


許多公司在推出新事業的初期,會把重心放在成長,甚至願意燒錢當作推進的燃料。哈佛商學院教授馬撒奈爾(Ramon Casadesus-Masanell)提醒,這麼做沒有問題,但要注意公司虧損的方式是否健康。


所謂健康的虧損,是為了促進成長與規模化所必要的前期投資,未來終究會轉虧為盈。也就是說,這是策略性刻意為之的結果,公司的商業模式本身並沒有問題。


而不健康的虧損則是,商業模式從根本上就有缺陷所導致,因此永遠無法為公司獲取充分價值;即便之後銷售量提高了,公司也不會有盈利。這類事業自然無法長久。


那麼,有什麼工具可以幫我們在早期就診斷出虧損是否健康?馬撒奈爾等三位學者在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指出,企業常忽略的一項簡單工具就是,單位經濟(unit economics,即UE)。


UE是基於特定「單位」的角度,來展現收入與成本的關係。而這個單位依據商業模式不同,可能是「一件產品」、「一次服務」,以及「一位顧客」等等。


UE的每單位邊際貢獻(contribution margin per unit)能幫助公司了解,虧損是否是健康的。它的計算方式為,「單位的預期營收,扣除公司提供該單位所產生的成本」。


假設一家公司推出訂閱制的線上課程,月費為二十美元。公司提供這個課程的成本,例如製作成本、伺服器維護、廣告等成本是十五美元。那麼UE的每單位邊際貢獻就是五美元。


這意味著,對於每一次的訂閱,公司能得到五美元的貢獻。這個數字是正的,表示在擴大規模後,公司有機會實現利潤;如果是負的,即使公司成長也可能持續虧損。


唯有產生正的UE,這樣的商業模式才能實現獲利,因此UE是個初步評估某商業模式,是否具長期可行性的簡單工具。


三大UE測試


三位學者提出了三種UE測試法,來判斷商業模式的長期可行性與獲利力:


1. 規模測試。

 

此測試是要你自問,是否只要獲得足夠的銷售量,或是達到規模經濟、體驗經濟,還是具備跟供應商議價的能力,就能將你們的單位成本壓低到足以獲利的程度。


針對這點,電影通行公司並不合格。該公司假設他們只要有足夠的訂戶,就能跟電影院爭取大幅票價折扣,或索取佣金,因為公司認為,自己的服務能幫電影院解決空位過剩的問題。然而公司沒想到的是,電影院大可自行提供屬於自己的電影看到飽服務,這種服務難度並不高,因此不用非得經過他們這第三方。


2. 營收來源測試。

 

此測試則是問,是否只要有足夠的銷售量,你們就能解鎖新的營收來源。


承上,電影通行公司似乎也認為只要有足夠的訂戶,累積了大量相關數據,就會有製片商、廣告商等有興趣拿大錢購買這些數據,因而成為其新的營收來源。所以公司願意先壓低月費,來吸引訂戶上門,即使必須承擔損失。沒想到訂戶數據卻未能幫他們鑿出新的營收流。


3. 價值主張測試。

 

這是問,是否只要銷售量越高,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就會對顧客越具吸引力,因此變現能力越強。


在這點上,電影通行公司的答案也是否定的。該服務並沒有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也就是不會像臉書(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一樣,價值會隨著使用人數增加而增加。


也就是說,電影通行公司早期的虧損,並不能為他們換來未來的優勢與獲利。因此其虧損是不健康的,而長期下來無法盈利的事業則是不能長久的。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0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每家企業都應該有的「常識部門」 抱歉,因為「公司規定」
顧客只是要問簡單的問題,卻必須經過層層轉接;不合乎邏輯的愚蠢規定,公司團隊卻人人 ... ...
2021.03.31
READ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事業前副執行長劉鏡清 變革推不動,怎麼辦?
這幾年我們公司引進許多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希望轉型成智慧工廠,因此在內部推動工業四 ... ...
2024.03.28
READ
雲坦數位公司保立答平台 把買保險變得更簡單
當今天的年輕人想買份保險,可以不用再到處問人,再花時間比較了,保立答平台幫用戶整 ... ...
2020.12.31
READ
酷訊搜索公司營運長孟逸錤 如何運用LINE經營顧客關係?
我們公司最近用LINE創立了官方帳號,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顧客,增加與他們的互動,向 ... ...
2023.07.31
READ
翊盛國際公司 轉型時先問「我們擁有什麼」
推動轉型卻造成人員大幅流動;發展國際業務又碰上疫情爆發。江禾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 ...
2023.08.31
READ
豆府餐飲集團營運長林育立 不只有目標,要目標共有化
聚焦韓式料理,旗下共六個餐飲品牌,豆府集團快速崛起,成為上市餐飲產業的獲利王。四 ... ...
2021.03.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