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社群媒體的公關危機?
Q.我們是一家銷售生活用品的公司,過去有幾次,公司小編在社群上宣傳產品,為了跟上時事話題,抓住大家的眼球,貼文的角度沒有拿捏好,反而引發消費者反感。這類事件一度造成公關危機。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才能預防這樣的狀況再次發生?
A.社群媒體蓬勃發展,調查顯示,九成的台灣人不只擁有一個社群平台帳號,多數人經由社群媒體接觸品牌,這使得很多公司積極投入經營社群媒體。公司期望能與顧客即時互動、掌握市場趨勢,還能塑造品牌影響力。
然而,社群媒體為公司帶來曝光紅利,卻也具備著如同傳統媒體雙面刃的特性,暗藏公關危機。因為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幾乎都是自媒體,都可以快速傳播資訊、發表自己的言論,一旦爆發公關危機,破壞力道遠遠超過傳統媒體。
因此,公司必須在社群媒體的經營上多加注意。許多公司由小編負責社群媒體,小編連結企業形象與對外發聲,已成了公司在數位時代的「門面」。一般來說,小編的工作包括主題選定,不只運用創意撰寫文案和設計圖片,甚至是短影音,還需要與粉絲互動,回覆留言,以及處理危機。
為了讓社群媒體能傳遞品牌靈魂,小編應該要有靈活度,掌握熱度、具有速度,以及有高度的敏銳度。不過由於產業的特性不一樣,小編被賦予的角色與專業往往也不同。屬於節奏比較快的產業,像是零售業等等,因為產業比較活潑、多元,小編獲得的授權也會比較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避免以下五個盲點:
- 為了追求時事或話題的熱度,過度譁眾取寵,偏離企業文化。
- 為了搶速度,內容沒有經過證實,就火速發布,造成誤會。
- 沒有辦法掌握適合貼文內容的用字尺度,而引起外界疑慮。
- 容易與顧客抬槓。例如,顧客講這個,小編不同意,就跟顧客一來一往不停地發文,衍生不必要的惡性循環。
- 即使顧客說出了正確的事,仍舊不道歉。
舉例來說,有時候小編以為的幽默,在外界看來卻是開玩笑過了頭。曾經有小編以競爭對手的市場規模太小發文,引來大眾一連串的負評,認為公司在嘲笑對手。這樣的案例顯示小編的尺度沒有拿捏好,若小編從目標對象的感受去思考貼文,就比較不會產出敏感度不足的內容。
又例如,政府宣布颱風停班停課訊息,許多民眾預定的行程被打亂了。此時賣場小編的貼文暗示颱風來了,公司就要發了,很可能讓人覺得公司想發颱風財,造成觀感不佳的反效果。但為什麼小編會發這樣的文?很可能就是想搶快,搭颱風新聞的話題。
有時小編求快,也可能造成寫錯數字,或沒有確實求證就發布訊息。儘管公司做出了更正,這些都還是可能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做,不做什麼」清單
社群小編不只代表個人而已,他代表的是企業形象,更是企業的發聲者。當小編在社群媒體上發言時,必須要考
慮企業的特性、價值觀、說話的方式,以及文化特性。
舉例來說,一家國營企業想要招募新血,小編在製作貼文時,可能為了想讓更多人來看,使用了帥哥美女的照片吸引社會新鮮人。這時可能要小心避免涉入性別議題。
公司想要讓小編符合代表企業的角色,務必給小編明確的依循規範,例如前述例子中,公司可以說,使用照片的原則是可以展示肌肉,但是穿著不要暴露,才能正確傳達公司文化。
公司也應準備社群貼文的「做什麼和不做什麼清單」(Do’s & Don’ts)。做什麼清單(Do’s),使小編清楚可以做什麼,以及可以如何完成,包含一天發幾則貼文、挖掘粉絲喜歡的議題,以及貼文上稿的時間等。
不能做什麼清單(Don’ts),比做什麼清單更為重要。哪些面向屬於不適合公司產業與文化特性,以及不能討論的範疇,都必須明文規範出來。例如,儘量不使用太誇大的標題與內文,或是拿爭議話題來推銷產品等,這可以避免小編執行任務時踩到地雷。
但要注意的是,還是要給予小編規劃的文案內容一定的寬度,不能什麼都限制,讓小編的創意無從發揮。我認為,不傷害別人,又能說自己好,就是很好的拿捏原則。
用檢查清單,避開公關危機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群媒體,管理貼文雖然不一定要很多層的把關,但建議
至少要由直屬主管做一個層級的核稿。這樣做不只是保險,更不會成為引爆社群危機的火種。不妨使用以下檢查清單,避開引發爭議貼文的陷阱:
X 不要貶低,或是攻擊競爭品牌。
當小編在形容競爭對手時,不要攻擊對方,而是要相互幽默,也儘量不要讓顧客可以猜出是哪一個品牌。例如,小編可以用「他牌」兩個字表示競爭對手。
X 不要發沒有價值的訊息。
包括過期的資訊,或是拿舊的訊息重製貼文內容,會讓顧客覺得沒有參考價值。
X 不能侵害著作權。
小編做貼文時,有時還要配圖,或是找梗圖,沒有留意智慧財產權會導致法律責任和品牌損害。例如,為了讓梗圖效果更吸睛,有時刻意使用名人照片稍做修改,然後加上對白,這很可能會踩到智慧財產權的紅線。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