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美的發現者
為了讓家鄉新竹的美,讓更多人發現,鴻梅文創如何以分散式美術館概念,開出書店、咖啡廳、民宿?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美一直都在,只是缺乏被發現』,而我們就要做一個發現者。」對鴻梅文創創辦人陳添順來說,家鄉新竹的風與海、舊城老屋與客家文化,這些美應該讓更多在地人、移居者、遊客感受到。
鴻梅文創成立於二○一七年,從第一間書店開始,透過重新整修的老樓房,把文化與美學帶入生活產業。公司以購買老屋改建、爭取營運移轉(OT)的方式,陸續開設書店、咖啡廳、餐廳、民宿等等。公司目前有六十幾位員工。
位於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的兩層樓房,現在是被譽為竹北最美書店的「或者書店」;前身為六十七年老屋,現在是推廣台灣工藝文化的「或者工藝櫥窗」;前身為一九三四年開業的新竹百貨公司,現在是餐飲與飲食選品店的「或者新州屋」……。「或者」據點以分散式美術館方式,在新竹街道生長蔓延,為在地人和旅客創造食衣住行的五感體驗。
事實上,過去陳添順在科技產業有豐富的資歷。他曾擔任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之後共同創立工業網通大廠四零四科技。五十五歲那年,他交棒給年輕世代,轉而擔任四零四董事會成員,接著展開了一趟全新旅程。
有一次,他帶領藝術家去日本旅遊學習,看到文化藝術進入到偏鄉,帶動了年輕人返鄉,也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偏鄉。這讓分散式美術館的概念開始萌芽。一開始,他以或者書店作為起點,「書店是一個文化平權最容易實現的地方,不管要不要消費,你都可以走進一家書店裡。」他這麼說道。
或者的「或」是,或讀,或寫,或坐,或臥,或飲,或食,它是多元選擇的意思。「者」是人,讀者,作者,編者,記者。陳添順指出,人在一個空間裡有選擇,就是或者的品牌精神。
「閱讀其實不只有眼睛看文字,好好地品嚐一杯咖啡,吃一份當季的料理,也是在閱讀風土。」因此公司逐漸發展出不同型態的空間經營。陳添順認為,分散式美術館代表的是,在偏鄉就近就可以欣賞到美好的事物,只要騎著車就可以到下一個鄰近的據點去體驗美。
跨界嘗試與轉型
成立至今邁入第八年的鴻梅文創,也一路跟著消費者與環境轉變。因為疫情,公司從空間經營,跨入推出自有食品。疫情期間,人們的消費與用餐習慣也改變,再加上服務業缺工,陳添順開始思考是否應該進行轉型,或是增加其他的商業模式。
公司的一個新嘗試是,推出自有品牌「或者安醬」。「客家人會運用太陽、風,或是用鹽、酒等自然元素保存食物。」陳添順指出,醬料也符合現代人自己做簡單料理的習慣,而安醬是客家話講漂亮的意思,公司希望透過產品,給顧客隨著季節過日子的美好生活。
然而要從經營店面,跨到製作食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食安法、天然無添加、美味,這些都是在食品開發時必須一一兼顧的。「產品終於做出來,其實只是完成一半,真正困難的是,你要怎麼賣出去?」陳添順這麼說道。
為了行銷與讓更多人認識產品,公司的一個做法是參加不同比賽。或者安醬曾獲得,國際風味評鑑所(ITQI)絕佳風味獎一星肯定等獎項。產品推出一年大約賣出兩萬罐,陳添順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轉型。
公司的第二個新嘗試則是,為了推動更大的成長,從經營實體店面的2C(對消費者),跨入了對企業銷售的2B(對企業)。以近年來各家公司重視ESG議題來說,陳添順認為,台灣從代工和製造起家,大部分企業會從減碳等E的角度思考永續,但其實在社會議題S上,有許多議題是需要被關注的,像是教育、婦女平權、地方創生等等。
因此,從二○二三年開始,公司開始跟企業提案,包含提供空間場地、企業禮贈品,到幫企業規劃一整年的文化、公益、社會創新等議題等等。目前公司和新代科技、友達、台灣應用材料等公司都有相關合作。企業客戶的部分,目前已佔公司業務的二○%到三○%。
從科技產業跳到文化產業,這個轉變來自於二○一七那一年,當時陳添順在美國建立四零四的業務行銷總部。「在海外,你受到家鄉的召喚的力量是最大的。」他認為,累積了一些資源和經驗後,自己應該為家鄉做一些有意義、能創造更大影響力的事情。
科技與文化平衡地融合在陳添順身上。「後來我發現,分散式美術館其實就是現在的邊緣AI。在不同的地方就具備了小型的算力,在當地就可以解決當地的問題。」,「也就是,我想要賦權、賦能到偏鄉,而不是全部把資源集中到都會區裡面。」他這麼說道。
鴻梅文創
1.創立時間: 2017年
2.產品: 獨立書店、風土餐飲、工藝選物店、特色旅宿、永續食品及地方策展
3.主要顧客:企業與個別消費者
4.商業模式: 空間經營、企業ESG合作、自有商品開發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