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我把ESG當策略
德淵企業董事長蕭向志

我把ESG當策略

EMBA雜誌462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1.22

 

二○二一年一場大辯論,決定了台灣最大熱熔膠製造商德淵的重要發展。不是推出新產品或蓋新廠,蕭向志和高階主管決定,以ESG作為發展主軸,推出綠色材料策略合作平台。蕭向志如何打破過去做法,串起上下游夥伴,一起合作?

在建中就讀時期,他閱讀各種雜誌;讀清大時,他投入環保的各種運動。畢業後,他加入了父親蕭錦聰創立的化學公司德淵。「如果你對社會這麼有意見,你需要一個著力點,為什麼不進來公司看看,從那裡出發看可以做些什麼?」曾經擔任國小老師的父親引導他思考。


德淵董事長蕭向志加入公司,也開始了他的自我辯證的旅程。


德淵集團創立於一九七六年,是台灣最大熱熔膠製造商,主要提供熱熔膠、特用化學品、黏膠、接著劑黏著解決方案。九○%產品為工業用途,一○%針對消費市場,包括著名的產品三秒膠。二○二四年,公司營收三六‧七億元。


蕭向志從基層做起,對他衝擊最大的,是外派大陸六年。面對人才流動、人性考驗等領導管理的龐雜課題,他從建立流程、系統來解決問題,並建立關鍵客戶制度。「那是真正讓我從中階主管,邁向高階主管視野的轉捩點。」他這麼說道。


二○二一年公司內的大辯論,是影響德淵發展的一個關鍵時刻。當時,公司走到了一個階段,要再進一步成長,從地理市場、從產品線,似乎都有侷限。他請高階主管一起辯論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最後決定以環保永續ESG,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主軸,建立GPS平台(綠色材料策略合作平台)。他強調,「如果大家認為ESG有商機,我應該是幫助我的客戶、利害關係人、夥伴,在綠色環保上更成功。」


他把綠色當策略,邀請上下游夥伴共創永續產品。這個工程非常困難,但也許父親當年說得對,德淵的這個角色終究成為蕭向志想改變世界的切入點。


他最近接受EMBA雜誌專訪,以下是專訪摘要:


■回頭來看,你加入公司後,哪一段時期讓你有最大的成長?


□在台灣我從基層開始做起,也轉調到各不同部門歷練。我覺得如果要增加自己視野,沒去大陸歷練不行。二○○九年,我們廣州的新廠建成,我主動提出我全家一起外派。那是真正讓我從中階主管,邁向高階主管視野的轉捩點。


在大陸,其實會發生很多我們在台灣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每天就是在處理緊急狀況。我認為從中比較挫敗的是,很多大陸德淵的同仁學一學就自己出去做。但我們也不能因為這樣就喪失信心,因為大陸是一個成長的新興市場,一定會有些人跑出去想當老闆。


但你還是必須繼續培育在地的幹部,不可能把台灣幹部一直往那邊派。最終你所有海外子公司的主管,一定要當地化。到二○二四年,以大陸重要的熱熔膠事業部來講,我們只有一個台幹,其他全部都是大陸主管。這是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的地方,但是那一段過程真的是蠻艱辛。


在人才不斷流失的狀況,你怎麼保持大陸成長的動能就很重要。以前是靠人在運作大陸的體系,後來我們把它改成是用流程跟制度在運作,一些關鍵人才流失時,起碼能保住一些客戶或是商業機密。


制度跟流程,我認為是人的骨骼跟血液,除了身體的架構鍛鍊好以外,靈魂更重要。靈魂是什麼?二○一○年我們在大陸請了一個外部顧問,把美國的一套成功做法,適合的移植到我們公司。其中最關鍵的是,讓我們在大客戶經營方面,取得關鍵性的成功。食品飲料業是一個民生必需品,要用膠黏才能打包運輸。大陸大部分大型的食品飲料公司,都逐漸成為我們的大客戶。


以前我們不知道怎麼經營關鍵客戶,想到A就做A,想到B就做B,當我們知道方向和怎麼去做的時候,整個公司好像活起來了,大家也看到,真的拿得到訂單,公司凝聚力整個都拉起來。到今天,大陸地區的獲利已經佔我們最重要的來源。


■你們是化學產業,營收卻有八六%來自綠色材料,公司在ESG方面的策略是什麼?


□我們公司的哲學,也是蕭創辦人訂的,叫作「追求均衡發展永無止境」。它跟ESG有什麼關係?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我發現聯合國的SDGs的十七項,其實也是「均衡」這兩個字,終結貧窮、消除飢餓、氣候行動等都是。


二○二一年年初,我在公司裡面提出一個未來願景的大辯論,大家都知道ESG,可是這件事情到底跟我們公司營運有什麼關係?最後我們就辯論出一個GPS(綠色材料策略合作平台)的模型,整合上下游一起做環保。我們的邏輯是,我自己ESG做好了,可是我的商機在什麼地方?如果大家認為ESG有商機,我應該是幫助我的客戶、利害關係人、夥伴,在綠色環保上更成功,一起取得新的商機。


舉例來說,保特瓶丟到資源回收桶,其實回收還沒開始。寶特瓶上貼標的材質,跟瓶子材質不一樣,異材質不可回收。因為回收混在一起,它出來的東西就不是原來的那個材料,沒有辦法再重複運用,所以一定要把標籤脫掉。


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鹼水脫標,鹼性有溫度的狀況下,我們的熱熔膠會讓標籤從寶特瓶自動脫落,不用人去撕,分開之後就可以回收了。在澳洲我們已經是這方面最大的供應商。


當我們做了之後發現,如果沒有上下游整合,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後來才提出這個綠色材料策略合作平台。為什麼說需要上下游整合?第一,澳洲政府要立法,標準回收程序,回收業者也必須配合我們的溫鹼水脫標做法。我們負責做這個膠,食品飲料業者也必須要採用我們的膠,這中間起碼要有四到五個夥伴,全部願意做同樣規格的事,最終你的環保方案才能成形。


我們在二○二一年會有那個辯論是因為,對於德淵的成長動能,我已經想不出任何其他有效的策略。在地理區域上繼續設廠,固定資產支出太高了;在產品線上,也不可能每天都有新的產品。這兩個維度以外,有沒有第三維度可以出來?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2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忠於本質 ‧ 忠於行動 真誠:讓永續策略成功的秘密
我們是誰?我們採取哪些行動?想要成功推動永續策略,公司必須誠實地回答這兩個問題。 ... ...
2024.08.29
READ
壹壹影業 投資IP,而不是電影
「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家IP公司,投電影不如投IP。」壹壹影業創始人黃郁茹這麼說道。 ...
邊走X邊學X邊修正 靈活提高你的執行力
環境變動劇烈,那種訂定一個嚴密的策略計畫,按照地圖,嚴格執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 ... ...
2018.03.22
READ
風澤醫療體系 診所小後台變身醫療體系大總部
用最小的後台支援前線就好,還是應該建置完整的大總部?讓人人自我管理就行,還是應該 ... ...
2024.01.31
READ
精誠資訊總經理林隆奮 用跨界,放大產業生態圈
以合作取代競爭、購併整合、策略聯盟,林隆奮如何領導團隊,併購超過三十家公司,並大 ... ...
2019.08.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