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科技與永續的香草田
含大量化學成分的生活用品,不只傷害人,更是環境的無聲殺手,從科技業跳入農業,詹如惠如何讓農業更科技、更永續?
農業加科技會迸出什麼火花?二○一六年成立的芙彤園(Blueseeds),以自然農法種植的香草作為原料,製作與販售天然的洗沐用品。但公司的運作並不像一般農業公司,種植作物後販售,而是把高科技產業的概念帶入農業,掌握研發與原料,和小農與加工廠合作。
芙彤園創辦人詹如惠以科技業比喻指出,在品牌經營上芙彤園就像蘋果公司,契作小農和農創加工廠是公司的供應鏈;若以技術面來看,公司就像台積電,掌握了關鍵的原料和製程。
公司創立了一條龍的香草產業鏈,與契作小農合作育苗、種植香草,再由農創加工廠進行提煉加工,公司則負責研發與調香的步驟。
「我們每天使用洗髮精、沐浴乳,但有多少人會認真看其中的成分?這些含有人工添加物的洗劑,化為汙水流進了我們的土地中,對我們的環境、下一代的健康造成危害,卻很少人關心這件事。」詹如惠道出她創業的初衷。
過去在電子產業工作的她,因為身體出現一些狀況,讓她對日常生活用品的選擇更為注意。她發現,日常洗沐用品中,有許多化學添加物,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也因此轉而跨入農業,希望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運用天然農法種植香草,能夠減少農業廢水,而使用天然的洗沐用品,也能夠減少許多化學排放。」詹如惠表示,公司希望減少化學露出、維護土地健康,並將這樣的概念傳播出去。
在策略上,芙彤園一開始就鎖定B2B市場。市面上已有許多洗沐用品品牌,再加上過去在電子業工作的經驗,詹如惠不以開路邊商店為運作模式,而是與重視CSR、ESG的企業洽談合作。從四年前,台灣還沒那麼關注ESG議題時,公司就已經開始與國外企業接觸,詢問是否要將公司的洗沐用品做為禮品,提供給員工,長期耕耘下來,提升了公司在ESG產品中的能見度。
一畝香草田計畫是公司的另一個商業模式,芙彤園鼓勵公司和個人以訂閱制方式,認養位於台東的田地,芙彤園會定期提供無人工添加的洗劑給這些訂閱者。詹如惠指出,這種「先付後種」的做法,確保農民能獲得穩定的收入。
二○二一年,芙彤園獲得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此外,在十八項永續發展目標中,公司目前也已經達成了十三項。二○一九年,公司獲得「二○一九紅鯡魚亞洲百強」,成為台灣第一家走入國際的社會企業。芙彤園的營業額從二○一六年兩百八十五萬元,一路成長到二○二二年五千三百八十萬元。
可以「吃」的洗沐用品
在創業的路上,詹如惠有一個策略上的堅持:只做聯名,不做代工。「代工沒有品牌的知名度,很難做長久。」近年芙彤園和全家合作推出聯名洗沐用品,是公司讓更多消費者看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詹如惠指出,曾經有公司員工直接向全家購買三千瓶的洗沐產品。
「我們在做可以『吃』的洗沐用品」,詹如惠指出,因為香草成分天然,除了做洗沐用品,也可以用於製作食品,只是萃取的工廠不同。因此,日前公司也與全家擴大合作,推出聯名食品,並且將部分收益捐出,幫助偏鄉孩童。
識富天使會聯合創辦人謝育仁指出,農業的賽道(市場)其實非常巨大,詹如惠有科技業的背景,過去在電子業創業時,也成功讓公司上市,如今換了一個賽道來到農業領域,她帶入了過去在科技業的經驗,幫助公司成長。
然而他也提醒,農業是看天吃飯的行業,台灣很常遇到颱風、地震等天災,加上現在全球極端氣候的問題,公司也必須多加注意。再者,當公司的規模擴大,是否能順利擴大產能、吸引人才,也會是詹如惠接下來的挑戰。
詹如惠表示,從一開始的洗沐用品到保養品,又增加了食品原料的合作,未來公司預計要增加保健產品,現在公司的重點將是,如何善用公司的能量,以正確的步驟,循序漸進地擴大發展。
回顧創業以來的路,詹如惠指出,從科技產業跨入一個全新產業是一大挑戰。在正式成立公司前,她花了多年的時間進行調查與研究,克服過程中的實驗失敗後,才終於創立公司。然而接著她又發現,由於銀行對於農業的傳統印象,使得他們很難取得資金。
為了讓公司能更進一步,她選擇出國參加比賽,在過程中,她發現,國外有許多股東願意支持像她這樣的社會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被接受,也讓她確定了公司正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
詹如惠期許,公司能夠在農業上立足,持續擴展,再回過頭訓練更多的小農,並朝著國際的方向繼續努力,讓公司成為一個平台,提高台灣農業市場在國際社會上的能見度。
芙彤園
1.創立時間:2016年
2.產品:清潔洗沐用品、保養品、精油、食品原料
3.主要顧客:企業客戶、終端用戶
4.商業模式:B2B、訂閱制、B2C(芙彤園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