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數位時代的新媒體巨人
紐約時報公司

數位時代的新媒體巨人

EMBA雜誌44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3.08.31

 

面對數位媒體的步步逼近,一百七十二歲的紐約時報不但不顯老態,反而提前達到成長目標。 它大聲宣告著,自己拒絕成為時代的眼淚。哪些策略與堅持,幫助它自我革命,浴火重生?


對於習慣於螢幕與數位科技的現代人來說,閱讀習慣已經不像從前了。傳統紙媒除了必須跟上時代,也必須和娛樂頻道與遊戲爭搶人們的注意力。全球指標性的媒體紐約時報公司(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就是一個從處處危機與挑戰中,找到成長機會的媒體。


紐約時報(以下簡稱紐時)創辦至今,已經邁入第一百七十二個年頭了,但公司不僅絲毫不顯老態,還活力十足。二○二二年,公司營收達到二十三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了一一‧三%。


事實上,幾年前,許多人曾懷疑紐時是否會有如某些傳統報社一般,逐漸被新興網媒取代。它當時也確實一度陷入困境。它的浴火重生來自於公司的大幅變革:以提高數位訂閱數為優先的策略,並且積極研發與提供更好的產品與內容,提高其平台黏性,讓消費者習慣,而心甘情願掏錢。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的報導,二○一二年,紐時的數位訂閱僅五十萬份左右,佔總訂閱數三六%。然而到了二○二○年第二季,其總訂閱數已達六百五十萬份,其中數位訂閱就佔了八七%,也就是五百七十萬份。


前任執行長湯普森(Mark Thompson)就在這一年功成身退,交棒給時任營運長的勒菲安(Meredith Kopit Levien)。當時僅四十九歲的她,成為該報社史上最年輕的執行長。


勒菲安是該公司數位訂閱成長的幕後推手之一。她在二○一三年加入紐時,負責帶領其廣告事業,二○一五年成為營收長,也是在此時,公司的訂閱業務成了她職責的一部份。之後她在二○一七年成為營運長,將產品、設計與科技等領域,納入管轄範圍,也奠定了她的接班人地位。


在二○二○年成為掌舵人後,勒菲安大致遵循湯普森時代的策略,但更激進地拓展疆域。她將所有英語世界中具獨立思考能力、熱衷於公民參與,並且充滿探索與學習心的人,都視為目標顧客,企圖讓紐時成為他們,非得訂閱的重要媒體。


走進人們生活中


在勒菲安剛成為紐時的一員時,該公司正面臨急需打造成功數位訂閱模式的關頭。


過去,勒菲安曾擔任富比士雜誌(Forbes)的營收長,任職期間有許多建樹,其一就是推動了當時還是新鮮概念的網路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提振了該公司的廣告業務。她也因此被湯普森挖角,來拯救紐時大幅下滑的廣告營收。勒菲安也成功地將自己過去的經驗與策略帶到了紐時。


只是當時的紐時高階主管很快意識到,廣告事業不再是該公司的未來。雖然它向來是紐時賴以為生的重要營收,但這也隨著紙媒市場的萎縮而逐漸乾涸。至於數位平台的廣告,紐時也搶不過Google、臉書(Facebook)等矽谷公司。在實體報市場跟廣告營收都不可靠的情況下,拓展數位訂閱成為了公司的唯一生路。


二○一五年,湯普森召集了一個高階主管小組,當時已是營收長的勒菲安就是其中一員。每週五小組都會花上數個小時,就公司的未來進行熱烈討論。最後,他們設下了在五年內讓數位營收翻倍的目標。


他們也擬定增加付費數位訂戶的策略,包括打造更優質的新聞,以及要讓時報成為讀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簡單來說,他們希望對顧客而言「有付費的價值」,即使有其他較低價或甚至免費的選擇,顧客也寧可掏錢訂閱紐時。


一直以來,紐時就有個相當獨特的組織結構,那就是其新聞報導機關:新聞編輯室(newsroom),不受執行長管轄。執行長僅掌管公司的事業營運,新聞編輯室則由執行主編(executive editor)負責。在兩者之上,還有發行人暨董事長蘇茲伯格(A. G. Sulzberger)負責監督。


這個結構是為了維護紐時新聞的獨立與新聞品質。這點在過去就極為重要,在網媒水準良莠不齊,假訊息又漫天飛舞的時代,對讀者來說更是寶貴。因此領導團隊不但無意改變這個結構,還更加保護它。


在接受網媒科技邊緣(The Verge)訪談時,勒菲安便表示,這個結構所傳達的訊息是:「我們要捍衛這個產品的品質,把它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甚至是我們的商業考量。」


除了新聞以外,要使紐時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重點則在於提供新聞以外的產品,來滿足讀者的其他需求。正如人們購買紙本的報紙,不一定是為了閱讀新聞,也可能是對其副刊有興趣。而這些副刊,無論是關於時尚美妝、文學藝術、飲食旅遊或其他,都可視為獨立的產品。


因此,紐時的數位平台也提供多元的產品,幫助讀者解決人生問題,發展愛好。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445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一場名為感動的革命
對很多主管來說,最令他們頭痛的恐怕不是外界的競爭對手,而是團隊成員。他們提不起勁 ... ...
2021.09.30
READ
台灣Jins總經理邱明琪 「試行錯誤」是一種日常
重視團隊,而不是個人;強調顧客,而不是業績,這樣的主張,讓台灣Jins創下全球平 ... ...
2020.12.01
READ
價值主張 我們從事的究竟是什麼生意?
美國耐飛利公司(Netflix)如今聲勢如日中天。從數據上看來,耐飛利繳出了張漂 ... ...
2016.11.10
READ
和潤企業、和運租車董事長田天明 從賣車,到提供行動服務
電動車、無人駕駛、共享經濟等趨勢,為汽車產業帶來巨大的挑戰與機會。田天明如何一邊 ... ...
2019.07.01
READ
南方科技公司 用數位光學幫材料做健檢
傳統光學幫材料拍照,但數位光學能幫材料做健康檢查。南方科技用數位光學幫助企業,將 ... ...
2022.04.28
READ
領導教練 最偉大教頭退休了
今年七十二歲的薩班(Nick Saban),曾被財星雜誌(Fortune)譽為「 ... ...
2024.01.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