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如何聰明地失敗
熱門話題

如何聰明地失敗

EMBA雜誌44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3.11.30

 

九○年代,美國禮來製藥公司(Eli Lilly)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以及大筆的經費,研發肺癌新藥愛寧達(Alimta)結果在臨床試驗中沒有過關。


哈佛商學院教授艾德蒙森(Amy C. Edmondson)指出,雖然試驗結果令人失望,但也值得讚許。因為從實驗跟結果學習,是科學家讓自己進步的好方法。


她在今年九月出版的新書「正確的錯誤:失敗的科學」(Right Kind of Wrong)中指出,愛寧達是個「聰明的失敗」的好例子。就像發明大王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名言:「我並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艾德蒙森指出,人們傾向於盡一切努力避免失敗,對所有的失敗一視同仁,覺得失敗是負面的經驗。但是有一些失敗確實是比其他失敗聰明,它們具有價值,因為會迫使我們去走不一樣的路,指引我們朝成功而去。


就像愛寧達,一開始的失敗讓禮來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法。公司小心地檢視臨床試驗的數據,結果發現,新藥其實對有些病患有用。至於沒有用的病患,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缺乏葉酸。


針對葉酸成份,公司重新調整新藥,結果通過了臨床試驗。後來愛寧達變成為公司賺進幾十億美元的成功產品,幫助了無以計數的肺癌患者。


艾德蒙森研究失敗相關心理學已經超過三十年,她分析,「聰明的失敗」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實驗發生在全新的領域。

 

實驗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創新,而非僅止於翻新既有的事物,像是模仿一個市面上已經存在的產品。


2.提供朝著想要的目標前進的機會。

 

實驗是思考過的,而且是刻意安排的,如果成功了,會獲得獎勵;如果失敗了,也不是毫無意義。相較之下,有些失敗則只是因為粗心大意造成的。


3.實驗奠基於現有的知識。

 

在事前有先做好功課,行動本身可以合理預期可能會成功,而不只是碰運氣。


4. 萬一失敗,實驗不會耗損過量的資源。

 

舉例來說,公司先推出產品的試用版本,之後確定都調整完成,才全面上市。也就是,將失敗的程度控制在必要的範圍之內,為成功付出最小的代價。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世紀集團董事長賴文祥 從蓋大樓跨入離岸風電,這家鋼鐵企業如何追上海風?
在ESG等永續課題,尚未成為風潮前,賴文祥標下還在填海造陸的一片海,投入離岸風電 ... ...
2022.02.24
READ
編輯部報告 危機會過去,什麼會留下來?
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迅速發展,整個社會和企業環境都面臨巨大危機。如何面對緊急的壓力? ... ...
2020.02.25
READ
熱門話題 好好感謝一下員工!
農曆年就要到了,員工辛苦工作了一年,你想好要怎麼感謝他們了嗎?是要給獎金?還是贈 ... ...
2021.01.28
READ
變革轉型 百思買從網購中殺出一條路
歷經幾年苦撐,百思買的狀況,好不容易才起死回生,原因在於這幾年百思買進行了以下三 ... ...
2019.05.01
READ
威宏控股公司董事長洪永裕 做小貨色裡的大貨色
從「躲」開始,切入比較冷門的品項,避開和客戶做一樣的產品,但這幾年,公司卻希望成 ... ...
2020.01.30
READ
芬歐匯川公司執行長貝松寧 不畏數位時代的紙業巨人
面對數位化、環保意識抬頭等挑戰,公司的傳統核心事業不斷萎縮,貝松寧如何推動變革, ... ...
2018.11.30
READ